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知识产权
  • 128人看过2024-01-16

    1、技术措施

    技术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关键。网络作品的权利保护源于技术,发展于技术,也受制于技术。数据技术所产生的利润空间和驱动力使得网络作品的非法复制与盗用有了经济学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保护功能,首要的是加快技术创新并予以发展性应用。用技术来控制网络作品的使用与传播成为数字领域中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发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水印加载技术、CA认证技术等,有效地阻止、限制或禁止不正当接触或复制网络作品的行为,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和网络文献信息安全。

    2、法律手段

    法律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通过法律手段来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意识,完善网络信息的法律体系。既要对现有著作权法等进行修改完善,又要制定新的法律来规范作品网上传输行为;既可以通过对传统著作权保护作出网络视角的解释和延伸,又可以进行互联网作品保护的专门立法。改了著作权法,最高人民法院也作出了相应的司法解释,为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作品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执法,提升法律地位,维护法律权威。加强对网络传播和经营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审查准人制度,实施跟踪监督,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同时,要依法规范网络主体的责、权、利,确保涉网各方的利益平衡与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网络空间中,作品权利人、网络服务商、传统媒体、网络用户都是网络主体。正如“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一样,有权利的人也容易滥用权利。著作权人要求拥有作品的绝对专有权,而权利的相对性又不能容许它无限扩大。法律在保护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正当的财产权利及其基于这种权利带来的财产性利益的同时,也要“为权利的行使设置边界,为权利人的行为划定篱笆”,调节网络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保证网络作品得到合理使用。

    3、道德调控

    网络是自由与责任相统一的新领域。法律的共性不能完全涵盖网络著作权保护中的特殊性,技术的受动本质要求人类对其予以理性的应用,道德作为人类一种主体的自律机制,能克服技术与法律的弊端与不足,时刻约束和监督网络主体的行为。因此,网络著作权保护还有赖于加强道德的规范与调控:首先,要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体系。其次,强化信息伦理教育,倡导网络行业自律。引导人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公正平等地利用和传播信息资源,理性地权衡自己的信息使用行为,在更广泛、更基础的层面上保护网络著作权。最后,完善网络道德原则。第一,坚持诚实信用原则。网络作品使用中产生的道德危机要求网络各方彼此相互尊重,恪守网络诚信。第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明确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信息共享和信息独有之间寻找一个“度”的考量。第三,坚持主体性原则。网络不同于现实生活环境,其道德约束力完全来自于主体具有的道德意识和判断,不单是要求网络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具有选择权和决定权,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相应的行为责任。

  • 319人看过2024-01-16

    电子书对于用户来说,只是授予了独家的使用权,就是你只能使用,但它并不归你所有。这跟纸书不一样,纸书你买了就是你的了。如果你把电子书分享,就是侵权了。

    电子书籍因其载体的特殊性,于没有版权保护措施的状况下,致使复制书籍内容在网络时代变得更加便利。并且一旦复制成本下降,则导致著作权人包括发行在内的经济利益极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作为对著作权利人的救济,法律明文规定,权利人未许可他人复制或者转让复制权且不具有合理使用的情形下的,任何人不得实施针对其作品的复制行为。同理,读者或者电子书籍的所有人,在前述情形下,也不得将作者作品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网络硬盘或者其他网络空间。否则著作权利人有权要强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请求赔偿损失。

  • 139人看过2024-01-16

    1、著作权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财产,只要不是自己的财产,就是别人的财产,都是有主人的,都是不可以随便使用的,不一定需要标明。所以,只要引用他人而不是自己创作的作品,都应该考虑到作品是受版权保护的,应当取得授权,除非能够确认作品过了版权保护期限。

    2、著作权法律也规定了“合理使用”的问题:《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 128人看过2024-01-16

    属于侵权行为。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 130人看过2024-01-16

    网络音乐版权侵权形式有几种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

    (6)使用他人作品,未按规定支付报酬的。

    (7)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其表演的。

    (8)未经法人或委托人的同意,作者擅自将自己创作的职务作品与委托作品发表的。

    (9)未经其他合法继承人的同意,擅自处理共同继承的著作权的。

    (10)未经作者同意修改作品的。

    (11)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

    (1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

    (13)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14)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制作录音录像出版的。

    (15)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16)未经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的。

    (17)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18)进口或发行侵犯著作权作品的复制品及为侵犯著作权作品的复制提供条件的。

  • 165人看过2024-01-16

    1、网络游戏的密切相关类别

    由于上文提到的商标注册过程中严格按照《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及民事案件中考虑到具体的商品或者服务之间的联系程度来认定是否类似的实践操作,在密切相关类别注册商标就很有必要,比如第28类的游戏机产品、第38类的通讯服务、第42类的软件服务以及第45类的社交网络服务等。

    2、商品化利益的相关类别

    一款成功的游戏可能会有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商品化利益,比如16类的文具产品、18类的箱包、25类的服装、28类的玩具以及第3类的化妆品、第9类的眼镜甚至第32类的饮料、第30类的食品等等。知名的游戏名称用在这些产品上作为商标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即使游戏公司自身并不经营相关的商品,也可以注册商标后将商标许可给其他生产商进而赚取许可费。在商品化利益相关类别的注册中,除游戏名称外,可以考虑游戏中的角色名称、特定场所名称、道具、技能名称等元素。这些具有高知名度的元素同样能够带来商业利益。在具体的商品或者服务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戏的特点、风格、玩家群体等来界定商标注册的范围。

  • 125人看过2024-01-16
    在人民法院审理有关网络域名的侵权纠纷中,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构成侵权的,应当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1、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

    2、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

    3、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

    4、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 142人看过2024-01-16
    网络知识产权是指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著作权包括版权和邻接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号等。而网络知识产权除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内涵外,又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网络域名,数字化作品以及电子版权等。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的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大了很多,但域名并不受商标品牌的相关法律保护。我们在网络上经常接触的电子邮件公共利益、在电子布告栏和新闻论坛上看到的信件,网上新闻资料库,资料传输站上的电脑软件、照片、图片、音乐、动画等,都可能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 397人看过2024-01-16

    网上盗图犯法,构成侵权。

    侵权后应当:

    首先,先检查自己的使用的图片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或者版权,若侵权,建议协商解决;

    其次,若情节轻微,一般属于民事侵权,赔偿即可,若情节严重,根据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则有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

  • 204人看过2024-01-16

    网上盗图犯法,构成侵权。

    侵权后应当:

    首先,先检查自己的使用的图片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或者版权,若侵权,建议协商解决;

    其次,若情节轻微,一般属于民事侵权,赔偿即可,若情节严重,根据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则有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