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知识产权
  • 148人看过2024-01-18
    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商标专用权的内容,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和续展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专有使用权和禁止权。商标专有使用权,是商标注册人在国家商标总局核准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 商标禁止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可以禁止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擅自在与其核准商品或服务项目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权利。
  • 131人看过2024-01-18
    (1)商标是否具备法定构成要素
    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的构成要素,即商标应当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的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2)商标是否违反了禁用条款,即审查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否违反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禁用条款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不能作为商标注册和/或者使用的情况。
    (3)审查商标是否符合我国《商标法》规定的: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
    (4)审查商标是否与他人注册在先或者初步审定在先并公告过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是否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
    (5)审查商标是否与他人已经失效但没有超过一年期限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在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如果商标注册申请人发现商标申请文件有明显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商标局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也可以更正,并通知申请人。这种更正不涉及商标申请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比如,商标注册申请人的名称、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颜色等。
  • 125人看过2024-01-18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将商标作为其他商业标志使用的;

    6、为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

    7、给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 237人看过2024-01-18

    1、签订专利权质押合同。

    2、向中国专利局索取登记申请表,认真填写并签名盖章。登记申请表由中国专利局统一印刷。

    3、按规定提交(寄交或面交)以下文件: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申请表;主合同和专利权质押合同;出质人的合法身份证明;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明;专利权的有效证明;专利权出质前的实施及许可情况,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4、按规定缴纳登记费。登记费可由当事人协商负担。

    5、当事人提交了齐备的申请文件并以缴费之日为登记申请的受理日,由此专利局启动审核程序,依法对登记申请进行审查。

    6、需要补正的,当事人应当按补正通知书的要求进行补正。

    7、不论登记申请得以批准与否,中国专利局均将以《通知书》的形式将审查结果通知当事人。

  • 164人看过2024-01-18

    证明一项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无效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证据,最常见、最普遍的是证明其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所以如果能收集到证据证明该专利已不具备新颖性,如列举出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日之前,已公开过该专利的技术内容,就能申请其专利无效。此外,收集证据还可以收集证明该专利不具备创造性、实用性的证据,如证明该专利已经是存在的技术,在申请之前就已经有人使用,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等。

  • 126人看过2024-01-18

    产品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构成相同或者相近似,应当将两者进行比较:

    (1)如果两者的形状、图案等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则应当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外观设计;

    (2)如果构成要素中的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或者相近似,次要部分不相同,则应当认为是相近似的外观设计;

    (3)如果两者的主要设计部分(要部)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则应当认为是不相同的或者是不相近似的外观设计。

  • 133人看过2024-01-18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如下情况:

    (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中,客户的需要、交易习惯、意向、结算方式等显然不能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此类秘密信息为被害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被害人对此类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且与行为人之间签署了保密协议条款,故客户名单应当属于商业秘密。

    行为人违反与前单位的保密协议约定,使用其所掌握的前单位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与原客户进行业务往来,给前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或特别严重后果的,其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在计算侵犯商业秘密罪所造成损失时,以涉案客户的贸易量分别乘以被害单位与相应客户的营业利润率,合计作为权利人损失,但综合考虑案件实际情况,应当扣除行为人为开展贸易而向中间联系人支付的合理佣金。

  • 144人看过2024-01-18
    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账号运营企业要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版权制度建设,完善版权投诉处理机制,有效履行违法犯罪线索报告和配合调查义务。配合国家政策,提高维权意识,坚决杜绝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未经授权复制、表演、传播他人影视、音乐等作品的侵权行为。

  • 125人看过2024-01-18
    一是以商业秘密权利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作为定罪量刑和实际赔偿的依据。商业秘密权利人可计算的财产、收入方面的损失应全部作为损失的数额。这里既包括权利人本身的收入,也包括权利人预期的若干年内收益。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商业秘密的开发投入、商业秘密的成熟程度、商业秘密的利用周期及其是否可以重复利用,以及商业秘密的使用和转让、市场的供求状况等。
    二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作为损失和赔偿额。这种损失的计算以侵权人未再向第三人披露、转让和不为其他公众所知为前提。对于非法将商业秘密出卖给他人的,以其非法出卖收入为损失额;违法使用商业秘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以其因此获得或增加的利润为损失额。
  • 119人看过2024-01-18
    商标侵权的,要承担以下的法律责任:
    (1)、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般是依据实际造成损失或者获得的利益赔偿;难以确定按商标许可费一定倍数赔偿;都难以确定的,按案情给予500万以下赔偿。
    (2)、承担行政处罚责任。例如由商标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处罚款等。
    (3)、承担刑事责任。商标侵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