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60人看过2024-01-20

    1.市场风险

    市场变数极多,因市场突变,人为分割,竞争加剧,通货膨胀或紧缩,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原料采购供应等而事先未预测到的风险,导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或出现反倾销,反垄断指控。

    2.产品风险

    因企业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不对路,产品有质量和缺陷问题,产品陈旧,或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导致的风险。

    3.经营风险

    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股东撤资,资产负债率高,资金流转困难,三角债困扰,资金回笼慢,资产沉淀,造成资不抵债或亏损的困境。

    4.投资风险

    各类投资项目论证不力,收益低下亏损,股东间不合作或环境变化导致项目失败。

    5.外汇风险

    因外汇汇率波动而使以外币计价的企业资产与负债价值上涨或下降。

    6.人事风险

    企业对董事,监事,经理和管理人员任用不当,无充分授权,或精英人才流失,无合格员工,员工大面积(集体)辞职造成损失。

    7.体制风险

    企业因选择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组织体系,激励机制不当而运作困难或内耗增大,或公司期限届满而面临解散清算。

    8.购并风险

    企业的股权发生变化或转移,而引起善意或恶意的收购和企业间的合并。

    9.自然灾害风险

    因自然环境恶化,地震,洪水,火灾,台风,暴雨,沙暴,雪暴,天文异变,交通事故,危险品泄漏,环境污染,地质(地基)变动等造成损失。

    10.公关危机

    企业因多种原因,如产品质量不合格,劳资纠纷,法律纠纷,重大事故案被公众媒体曝光,而使企业公信力和美誉度急剧下降。

    11.政策风险

    因政府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体制,规划的变动,税率,利率变化或行业专项整治,加入世贸组织,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等造成的影响。

    12.外交风险

    我国与其他国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恶化,导致正常经贸和技术合作的中断或终止。


  • 100人看过2024-01-20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在依法定程序处理期间的;

    (二)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应事故的结论为依据,而有关部门尚未作出结论的;

    (三)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难以作出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工伤认定中止的情形消失或申请人提供新的证据后,恢复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认定中止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终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终止通知书》。


  • 214人看过2024-01-20
    企业工伤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使公司的工伤管理更加规范化,从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是人为的因素而导致发生事故使其受伤的或者是职工在执行单位委派的外出公务的过程中不是本人的责任而导致意外受伤的,可以报销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如果医生证明确实需要休息或者住院,经过公司的核准之后,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假期工资将按照基本工资的标准进行计算。
  • 140人看过2024-01-19
    企业不及时与职工订立合同的后果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277人看过2024-01-19
    需要签订。临时工是一种通俗说法,其与企业的关系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以临时工也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 148人看过2024-01-19
    (一)员工发生工亡的情况。员工因工死亡后,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二)员工发生工伤的情况。员工发生工伤后,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生活护理费、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 163人看过2024-01-19
    需分情况分析。
    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对于单方事故而言,由于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是单方的,对受伤(亡)职工来说举证责任要严于多方事故,因“其它承担主要责任主体”不明,对提出工伤认定一方的举证责任在没有其它原因力影响之下,行为人应当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双(多)方事故而言,参照“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确定责任承担,并结合行为人有无酒驾、逃逸、车证是否完备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 176人看过2024-01-19
    要。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用人单位需要给职工缴纳保险否则就需要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也就是说双方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的,仍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仍需要赔偿,对于赔偿金额,用人单位可以跟受伤员工协商。
  • 151人看过2024-01-19
    需分情况分析。
    若用人单位在与工伤职工的亲属就相关待遇协商过程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的原则,并且所支付的相关待遇数额与法定的标准相比没有显失公平,则该协议有效。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则该协议无效。
  • 136人看过2024-01-19
    工伤可享受的待遇: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包括医疗待遇、工资福利待遇、护理待遇和康复治疗费用。
    二、因公致残待遇包括生活护理费、伤残的其他待遇。
    三、因公死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工亡补助金。用人单位要为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