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31人看过2024-01-25
    长期旷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单位能解除合同。对于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的职工、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的职工、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职工,单位有权予以除名。
  • 132人看过2024-01-25
    单位在以下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算;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最多不超过12个月。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性裁员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6.用人单位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50%)。

    7.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

  • 109人看过2024-01-25

    1.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713人看过2024-01-25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的,按经济补偿的二倍进行补偿。双倍赔偿的前提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如果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补偿金。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51人看过2024-01-25

    三年及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1357人看过2024-01-25

    1.单位把工资直接给员工发现金合法。

    2.用人单位可以给劳动者发放现金,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进行发放工资。

    3.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 424人看过2024-01-25

    不一定的。

    (一)根据劳动法上的规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公司给不给经济补偿金是根据法律上规定的情况确定的。按规定,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主要是在以下12种情况中: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提前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

    4、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5、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6、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9、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11、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破产或者解散的;

    12、劳动合同终止,地方有特殊规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二)公司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

    1、因为员工自身的原因而被辞退的,比如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

    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没有造成失业的,公司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 781人看过2024-01-25

    1.哺乳假不是从产假开始算,是从婴儿出生当天开始算,至婴儿1周岁止。

    2.对于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 113人看过2024-01-25
    职工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方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提前三天书面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 3828人看过2024-01-25
    首先,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拒绝继续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该向劳动者及时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到期后,因未续约而需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主要适用以下两种情形:
    1、事业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的,事业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事业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在双方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