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4.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5.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生效和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同时发生。
2.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先使用劳动者,然后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前订立劳动工合同。
辞退孕妇的,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应一并发放。
劳动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标准:
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工厂干活误伤工友一般不需要赔偿。职工履行职务时误伤工友属于工伤,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用人单位未参保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全部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