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1人看过2024-01-26
    劳动合同请求变更合同的期限: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145人看过2024-01-26

    1.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3.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110人看过2024-01-26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114人看过2024-01-26
    公司要拆迁,征收方除了对公司进行补偿外,还应对公司员工进行补偿。若因拆迁公司要解聘员工,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23人看过2024-01-26

    1.待遇哺乳期的女工,用人单位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辞退职工,但可以按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因此,辞退合法的,没有补偿;违法的,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金,而实际单位需要支付该女职工经济补偿金2倍的赔偿金。

  • 205人看过2024-01-26

    1.用人单位与员工通过协商一致,达成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时生效。

    2.自此,双方任何一方单方面反悔都无效。但是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情形时,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无效。

    3.如果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情形时,该协议可申请撤销。

  • 1598人看过2024-01-26
    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并且辞退员工,应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以及补社保。即其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承担工伤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承担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罚款等费用。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其它费用。如因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致使不能及时转移档案而影响劳动者重新就业的工资损失等等。
  • 167人看过2024-01-26

    可以让代理人去办理,此时需要你自己的和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授权委托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本人在场,但是单位单方解除时不需要本人在场的,只不过是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如果是协商一致,而你又不想或者不能亲自前往的情况下,你就要委托各代理人代为办理,用人单位要求严格还需要进行委托事项公证。

  • 116人看过2024-01-26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550人看过2024-01-26

    除名是由企业提出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一种行政处理方式。通常情况下,是指职工无正当理由旷工超过一定期限,单位依法从职工名册中除掉其姓名的行为。但除名不是公司相除就除的,必须符合以下除名条件,并依法进行才能做到无后患除名:

    1、职工经常旷工没有正当理由;

    2、经批评教育无效;

    3、旷工达到一定时间,如连续旷工15天或累计旷工30天。在计算连续旷工天数时要注意把旷工期间的节假日,休息日的天数扣除后进行计算。在累计旷工时间时要注意,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计算,是应按自然年度进行计算。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