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75人看过2024-01-26
    丧假规定的直系亲属有配偶、父母、子女。这里的直系亲属与一般法律概念中的直系亲属概念有所不同,职工结婚直系亲属还包括岳父母以及公婆。丧假一般酌情给予一至三天,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 143人看过2024-01-26
    如果员工入职时隐瞒生育状况,公司不能因此而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入职隐瞒生育状况并不是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公司不得以此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公司单方解除的,要支付赔偿金。
  • 169人看过2024-01-26

    1、签第三次合同并不会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2、往往只能说是如果劳动者没有特别要求的第三次劳动合同一般都会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当然在签订之前是需要双方进行同意和确认的并不会自动转换。

    3、无固定期限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就建立了一种相对稳固和长远的劳动关系,只要不出现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劳动合同就不能解除。因此,法律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并不能随意的要求签订或者拒绝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118人看过2024-0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中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即: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19人看过2024-01-26
    辞退员工满足以下条件的,应进行赔偿: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辞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 1240人看过2024-01-26

      公司只交三险是不合法的,因为《劳动法》里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里讲的社会保险是由五类组成,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劳动保险”,不能只买三险。

  • 114人看过2024-01-26

      如果用人单位非法辞退孕妇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孕期职工有权主张以下费用: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式:

      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

  • 121人看过2024-01-26

    订立劳动合同的条件:

    1、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2、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具有公民资格;劳动者一方必须具备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且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实表现好;

    3、国营企业招收职工,必须是在国家下达的劳动用工计划指标内,并向当地劳动部门办理录用职工手续。

  • 899人看过2024-01-26

      年薪制发工资的方式一般为月固定薪水+年底分红,即平时以月薪形式发放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年底发放。

      常见的模式有公务员型,薪酬报酬是基薪+津贴+养老金计划;俗称一揽子模式,报酬结构是单一固定数量年薪;非持股多元化型模式,报酬结构是基薪+津贴+风险收入(效益收入和奖金)+养老金计划。持股多元化型模式,报酬结是基薪+津贴+含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的风险收入+养老金计划;分配权型模式,报酬结构是基薪+津贴+以“分配权”、“分配权”期权形式体现的风险收入+养老金计划。

  • 110人看过2024-01-26
    按实际情况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可以在正常的工资发放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