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既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要约可以撤销,但这两种情形的除外:
1、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将要约视为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一、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二、要约邀请不是一种意思表示,而是一种事实行为。要约是希望他人和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
三、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在发出邀请要约邀请人撤回其中邀请,只要未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邀请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以下四个法律文件为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
四、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从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承诺在国际贸易中,也称“接受”或“收盘”。
收购要约可以随时发出。
一、根据《上的市的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投资者自愿选择以要约方式收购上到市的公司股份的,可以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也可以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
二、根据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人持有一个上到市的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
撤回要约的条件是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如果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以后到达,则要约已经生效,是否能够使要约失效,就要看是否符合撤销的条件。
因此,要约人如欲撤回要约,必须选择快于要约的方式向受要约人发出撤回的通知,使之能在要约到达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因为要约撤销往往涉及受要约人的利益,所以法律对其设定了一定的限制。
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第一,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第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第三,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的发出。
第四,要约内容必须确定和完整。
第五,要约必须送到受要约人。
第一,投资者可以自愿选择以要约的方式向目标公司购买股份。
第二,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人所持有的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
第三,收购人通过协议方式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但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的,收购人可以向证监会申请免于发出要约。
第四,收购人拟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超过的部分应当改以要约方式进行,但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的,收购人可以向证监会申请免于发出要约。
第五,收购人虽不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导致其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发行股份的百分之三十的,应该向该公司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收购人预计无法在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发出全面要约的,应当在前述30日内将其直接控制的股东所持有的该公司股份减持至百分之三十或者以下。其后拟继续增持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免于发出要约。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对要约邀请视为要约情况的忽略。
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等。
要约邀请也叫要约引诱,其对象可以是特定的主体,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主体。它的发出目的是为了引诱他人向自己要约,从而达到订立合同的效果。但民事法律实务中,不能简单地适用法律的规定,要考虑不同案件的实际情况,仔细析别要约与要约邀请。
实践中形式上看似要约邀请但实则为要约,而要约人却仍误认为是要约要邀请时有发生。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
商账管理是为了保证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企业或个人从货物或服务提供给买受方从而形成债权开始,到债权实现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授信企业采用系统完备方法,对应收账款回收进行的科学管理的过程。
所谓的商账风险管理,是指在签约或交易之前通过调查、评估、咨询等手段,预测某一合约或交易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并通过各类预防措施来避免或者减少风险的做法和管理体制。
商账风险管理工作一般三个方面:一是商业对手的资信调查,二是商业决策的评估咨询,三是风险管理的机构设置。
合同的成立地点一般以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的成立地点,如果合同明确成立地点的就按照合同明确的地点为准。
一、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可知: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工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内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二、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三条规定可知: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地点为容合同成立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