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知识产权
  • 100人看过2024-01-02

    国家《商标法》规定: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业活动中,属于经济犯罪行为,应当依法判以十万元的经济处罚。

    国家依法创立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旨在保护商标权利人的的利益,以便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竞争秩序。因此,企图利用驰名商标字样在商业活动中进行不正当竞争,就动机而言本身已经违背了国家创立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初衷。可见,驰名商标不是商业策略,而是维权工具。

  • 100人看过2024-01-02
    商标侵权打假很重要的就是制作投诉书、起诉书并向相应机关递交,请求对侵权行为实施打击。这是打击侵权行为中最重要的步骤。投诉书(起诉书)的制作水平将直接影响案件的成败。对证据材料的组织,对侵权行为的论证分析以及投诉请求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与相应执法机关的良好沟通渠道和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配合行动是获取案件成功的重要因素。
  • 100人看过2024-01-02

    1、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包括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

    2、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反向假冒行为。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注意必须是又将商品投入市场,若不投入市场而是自己使用的,不构成反向假冒行为。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 100人看过2024-01-02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 100人看过2024-01-02

    1、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包括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

    2、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反向假冒行为。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注意必须是又将商品投入市场,若不投入市场而是自己使用的,不构成反向假冒行为。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 100人看过2024-01-02

    1,及时注册。按照《商标法》的规定,我国采取的是“先申请原则”。即不管你的商标是何时开始使用的,只保护先注册的商标。所以万一发现自己的商标被别人抢注,应在商标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国家商标局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异议,申请妥善解决。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审一次。复审决定是终局决定,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已经注册的商标使用期限为十年,到期后要及时申请续展,防止被别人恶意注册。

    2,注意商标的注册类别。法律保护商标的专用性只限于注册的商品类别,这个类别是按《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划分的。因此,在商标注册时应注意商品的类别,选择一个恰当的、具有显著性的商标。

  • 100人看过2024-01-02

    (一)恶意伪造、制造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标识亦或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这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

    2、没有经过商标权所有人认可或者委托而制造其注册商标的标识;

    3、恶意伪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

    4、超过商标权所有人给予的权限恶意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

    (二)没有经过注册商标的法定所有人的认可,擅自在相同产品亦或相似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具体情况涵盖以下四种:

    1、在相似的商品上采用和他人的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

    2、在相同商品上采用和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3、在相似性的商品上采用和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在相同商品上采用和他人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

    未经当事人认可采取以上行为,不管是故意或者过失,都构成了对他人注册商标的侵权

    (三)恶意出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这类属于明知故犯型,销售者明明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却知法犯法,也构成了商标侵权。

    (四)对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实施的其他侵权行为

    1、恶意为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人提供仓库储存、物流运输、、藏匿等滋生行为的。此类侵权行为以故意实施为前提条件。

    2、代销已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的行为。对此种行为采用过错责任的原则。

    3、在相同的商品上,把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文字或者图形作为商品名称亦或商品装潢使用,并容易造成误认的行为。

  • 100人看过2024-01-02

    可以收集保存证据,首先双方也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侵权方发律师函,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或者人民法院起诉。法律讲究证据,当发现商标被侵权时,将别人侵权的商品以拍照、摄像、实物购买等方式进行固定,必要时对证据进行公证,先把证据保存好。

    掌握证据后可以通过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的方式警告震慑对方,给对方一次改正的机会。如果对方的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举报来震慑对方。

    如果我们碰到商标侵权,对方侵权不严重,又愿意协商解决的,双方可以就侵权事实和侵权赔偿进行协商解决。

    工商行政部门有权监管商标,可以就侵权事件向工商行政部门进行投诉,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商标注册人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保护其商标专用权的,应当递交书面投诉申请,同时附送其有效的证明材料,具体包括投诉书、商标注册证明以及双方商标实际使用图片。

    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不愿协商解决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提起民事诉讼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 100人看过2024-01-0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认定: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故意销售给他人。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 100人看过2024-01-02

    1、驰名商标侵权的认定应当参照普通注册商标侵权认定方法,如果存在如下行为的,均属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

    (1)未经驰名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驰名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未经驰名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驰名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驰名商标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驰名商标标识的;

    (5)未经驰名商标权利人同意,更换其驰名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6)故意为侵犯他人驰名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7)给他人的驰名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