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5
    转让有效,实际出资人以其为实际权利人为由主张转让行为无效,如其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受让人系明知转让人为名义股东的,则转让有效。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而将股权转让的,实际出资人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名义股东赔偿其因股权被转让而遭受的损失。
  • 160人看过2024-01-05

    根据《公司法》中的规定,股东依法享有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股东在公司注销后,发现原公司对外尚有债权或其他财产权益的,可以自己的名义依法提起诉讼,向原公司的债务人主张权利。

    公司未经依法清算,不得办理注销登记。股东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人,应当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算,尤其不能遗漏公司的债权和其他财产权益。否则,将来公司注销后,发现有遗漏的债权时,公司已经不具有法人资格和诉讼资格。若原公司的股东站出来以自己的名义向原公司的债务人主张债权,则存在以下风险:

    一.原公司的债务人以合同相对性、该股东的诉讼主体不适格等理由进行抗辩;

    二.部分法院以该股东的诉讼主体不适格为由直接驳回股东的起诉。

    公司注销后发现有遗漏的债权未获清偿时,虽然公司的法人资格和诉讼资格已经消灭,但是原公司的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原公司的债务人,向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原因在于,公司的资产系由股东投入的财产转化而来,股东依法享有公司的剩余财产分配权,该权利是股东资产收益权的内容和表现之一。根据我们的检索和研究,原公司的债务人以合同相对性、原公司的股东不具有诉讼资格等理由进行抗辩的,一般情况下法院不予支持。多数法院以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公平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等为依据,支持原公司的股东有权以起诉方式向原公司的债务人追索。

    根据《公司法》和《破产法》的相关规定,股东对公司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劣后于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税收债权以及公司其他债权,即剩余财产分配权必须在公司一切对外债务得以了结后才能行使,不能超越前面各项债务而提前分配公司剩余财产。债权人补充申报的债权,可以在公司尚未分配财产中依法清偿。公司尚未分配财产不能全额清偿,债权人主张股东以其在剩余财产分配中已经取得的财产予以清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债权人因重大过错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债权的除外。

  • 100人看过2024-01-05

    民法典的个人劳务关系中的侵权责任有哪些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 120人看过2024-01-05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出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

  • 100人看过2024-01-05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有发起人,发起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应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组成。

  • 100人看过2024-01-05

    营业执照过期正本丢失如何补办

    (1)营业执照丢失的,需要到市级以上报纸媒体上刊登遗失申明,凭遗失申明到工商部门办理补照登记,工商部门为申请人重新颁发一张内容与原来营业执照内容相同的新的营业执照。

    (2)对于过期的营业执照丢失的,也需要按照上述规定办理补照登记。如果申请人仍然需要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向工商部门提交相应材料办理换照登记;如果申请人不再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法向工商部门提交相应材料办理注销登记。

    营业执照到期没换会处罚吗

    营业执照到期没换会处罚的,会被罚款。

  • 100人看过2024-01-05

    (一)领表申请人凭证明文件向登记机关领取《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并按要求填写。

    (二)提交材料

    1、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

    2、法院破产裁定,或者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决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

    3、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三)受理审查登记机关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上述材料后,发给编有号码的《公司登记材料收据》,于30日内作核准或驳回的决定。

    (四)查询结果申请人按照《公司登记材料收据》的说明,查询申请结果。

    (五)领取通知书公司注销登记申请被核准,申请人凭《公司登记材料收据》领取《公司注销登记通知书》;如被核驳,则领取《公司登记核驳通知书》及领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100人看过2024-01-05

    可以。公司在破产清算阶段,法人地位仍然存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六十四条:“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如果劳动争议发生时,用人单位进入破产清算,那么劳动者仍可在仲裁时将其列为被申请人,清算组可以代表破产企业参加诉讼和仲裁活动。如果已经清算完毕,那么劳动者可以将接收清算资产的股东列为被申请人申请仲裁。

  • 602人看过2024-01-05

    摄影作品是摄影师通过自己对自然,人物等客观事物进行记录供人欣赏的艺术作品。摄影作品包括我们常见的婚纱照,写真照,全家福等等。那么在法律上对摄影作品有哪些要求呢?法律对摄影作品的保护期限是多久呢?以下是华律网知识产权小编为您整理了版权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摄影作品法律要求以及保护期限

    摄影作品法律要求

    一、独创性

    抄袭的作品无法拥有版权,只有自己创作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才有版权。

    二、可复制性

    即它要符合实施条例第二条所规定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此可知,翻拍的照片就不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

    从审判实践来看,摄影作品的构成因素包括:拍摄角度、拍摄对象、拍摄地点、光线明暗等的选择上。如果拍摄者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和光线,即使在相同的拍摄对象拍摄同样的背景,拍摄作品也是不同的。一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明暗光线下,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带给人不同的认知感受。审判实践中,对摄影作品的把握尺度相对较为宽松。

    但若是为完成本单位工作要求创作的作品则属于职务作品。与职务有关的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作品。

    https://imgf.66law.cn/upload/f/202410/23/935877724.jpg

    摄影作品保护期限

    1、公民的作品

    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公民终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从创作完成之日起,截止于公民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公民之间的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一个创作人死亡之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2、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没有发表的,不再享有保护期。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相关的帮助。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 100人看过2024-01-05

    股东以其出资承担公司债务,如果股东如实出资的,转让股权后不承担公司债务,如果存在出资不实或者抽逃出资情形的,转让股权后仍然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