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35人看过2024-01-28
    在我国用人单位破产员工工伤待遇是:职工工伤期间的工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护理费等在优先清偿企业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第一顺序获得。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假如属于依照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则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承担支付全部费用。工伤员工所在企业破产,在清算时应(优先)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工伤待遇等。
  • 108人看过2024-01-28
    1、填写《参加工伤保险人员登记表》一式两份,并加盖公章;
    2、携带相关证明材料(招工表、用工劳动合同、调动介绍信等)及复印件;
    3、核缴费基数、缴费金额;
    4、审核参保人员的基础资料;
    5、建立参保人员档案;
    6、缴纳审核认定的保险费;
    7、从次月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117人看过2024-01-28
    原告:
    被告:
    请求事项:
    1、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
    2、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原告一次性工伤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护理费、伙食补助费、医疗费及交通费等费用,总计元(详见赔偿清单)。
    3、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此致市人民法院。
    具状人:xx年xx月xx日
  • 113人看过2024-01-28
    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 107人看过2024-01-28
    规定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270人看过2024-01-28
    不要。劳动者可以拿超过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这超过的部分就有可能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上,这部分还是要纳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74人看过2024-01-28
    补偿金和赔偿金有下列区别:前者是补助费用,后者是赔偿费用,且支付标准是前者的两倍。经济补偿金是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在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赔偿金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赔偿。
  • 277人看过2024-01-28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与离职证明的区别:
    1、离职证明,是表示是员工自己主动、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书,是表示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3、其二者的区别是在与劳动补偿方面会不同。
    4、无论是离职证明还是解除劳动合同书,均表示与原用人单位在法律上没有劳动关系了,不影响你和新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 139人看过2024-01-28
    1、劳动纠纷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者主要是指与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具有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身份者之间所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纠纷。
    2、劳动纠纷的内容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是为实现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争议。
    劳动关系是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是为了实现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面发生的争议,就不属于劳动纠纷的范畴。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就业、工资、工时、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福利、职业培训、民主管理、奖励惩罚等。
    3、劳动纠纷既可以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也可以表现为对抗性矛盾,而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纠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 146人看过2024-01-28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工资对职工的生存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职工工资债权代表职工的生存利益,而担保物权代表的是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二者相比之下,职工的生存利益应当优先于银行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
    3、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使企业总财产保值增值,而职工工资正是其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态,也就是说,在企业的总财产中有一部分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所增加的价值。既然如此,劳动者就自己劳动创造的增值部分获得优先受偿,不仅不违背公平原则,反而恰恰体现了公平原则。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