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人看过2024-01-28
1、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
监察大队可以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
170人看过2024-01-28
公司因为解散,终止孕妇员工的劳动合同的,应该向该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经济补偿,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挂钩,工作时间越长,得到的经济补偿相应也会越多。
1、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1年的,用人单位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为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工作时间也按照1年计算。此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3、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6个月的,按照半年计算,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
376人看过2024-01-28
我国民法典中对于公司解散后员工的赔偿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公司在解散之后一般会成立清算组对公司的财产及债务进行清算,如果最终公司的财产不够偿还债务的,那么公司应当宣告破产。
-
130人看过2024-01-28
公司债务的偿还比起民间借贷来说,方式更多种多样,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货币偿还可以说这是最常用、最典型的债务清偿方式,按照债务的种类、金额以货币直接清偿。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还债,也可以给付现金。
(二)以应收账款抵消债务公司账款是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公司的钱都是流通的,留在公司的钱或许不一定足够偿还,但是在外流通尚未收回的货款却足够清偿。此时在经过债务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以应收的账款抵消债务。
(三)以股份或债权偿还债务
公司的股份是公司的重要财产,只要是公司的财产,都可以用来偿还债务。公司对外债权能给公司带来一定资产利益,也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股份和公司债权都可以用来偿还债权,但是股份和债权有其特殊性,股份价值容易变化,债权有索债不得的风险,因此用股份和债权偿还债务的时候,债权人要对此进行审查。只有债权人同意了,公司才能以股份或债权偿还债务。
(四)以劳务偿还债务所谓劳务,就是以活劳动形式为他人提供某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以实物形式,而是以活劳动形式提供某种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也可以是满足人们物质生产的需要。
-
503人看过2024-01-28
1.公司倒闭,员工的工资由破产财产进行清偿。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140人看过2024-01-28
公司破产之后不仅对公司负责人有影响,对于员工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不仅要面临失业,而且可能工资都拿不到工资。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最后,即使企业破产,也应当支付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等。
-
145人看过2024-01-28
劳动合同公证的作用:
(一)、通过劳动合同公证,规范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条款,增加劳动合同的严肃性,可以增强劳动者的责任感,促进劳动者端正态度,严肃认真地进行劳动和工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公证保障下的劳动合同能够提高当事人对劳动合同制度的信赖,大胆地借助于劳动合同选择自己所衷爱的职业,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来配置,建立能够促进劳动力资源管理流动和优化的机制,这种机制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达到避免劳动力资源浪费,促进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科学化、合理化的目的。劳动合同制度是这一机制中的核心,而劳动合同公证则是这一机制的重要环结。
(三)、就目前的经济现状而言,劳动市场毫无疑问是用人单位市场,同时,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者本人就处于弱者一方的地位。为确保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以公平的待遇,不随意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劳动合同公证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57人看过2024-01-28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约定情形
约定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法定情形:下列情形,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对应前款: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时,就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主要针对事业单位改制,对应前款的订立;“国有企业改制”,对应前款的重新订立
前款:订立或重新订立时,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3、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和40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对应前款: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时,就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第二个合同期满,就满足了“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只要劳动者提出续订,用人单位只能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换言之,只要进入了第二个合同期,除非劳动者放弃,必然会导致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提高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在订立第一次合同时,用人单位不能以一年为最佳选择,除非你一年换一批人;职工中劳动合同到期时段应当拉开距离。
-
250人看过2024-01-28
用人单位不及时签合同的后果如下:
1、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3、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造成员工失业的,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
4、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5、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
6、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
7、不签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8、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要签订劳动合同是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并不是双方可以协商签还是不签的,只有签订劳动合同,才能保护双方的合法利益。
-
155人看过2024-01-28
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
劳动合同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相互选择和平等协商,就劳动合同条款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它一般包括确定合同当事人和确定合同内容两个阶段。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