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47人看过2024-01-18
    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病假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 179人看过2024-01-18
    可以,如果劳动者违反行政法、劳动法、刑法等规定的,都是可以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是指如下情况
    (一)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三)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五)劳动合同无效;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171人看过2024-01-18
    可以,劳动者如果存在过失,且该行为已经严重违反公司的用人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或者是其他损失的,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属于公司可以辞退的法定事由,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追究其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还可以移送司法机关进行有关处理,追究刑事责任。
  • 566人看过2024-01-18
    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设计重点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奖励制度的设计;
    二是职位系列的设计;
    三是员工培训开发方案的设计;
    四是其他激励方法的设计,包括员工参与、沟通等。设计好一套激励机制后需要进行实施,以检验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 675人看过2024-01-18
    一、有责任意识的员工不人只看到本职工作以内的事情,会对上下游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关注,会想着结合自身岗位工作体会,让上游工作做的更快更好,也会把自身岗位工作做的更完美,给下游工作提供便利。
    二、具有责任意识的员工,是勇于把企业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的,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而感到不安,处处为企业着想,为企业留住忠诚的顾客,让企业有稳定的顾客群;具有责任意识的员工,不会推卸责任,也不会因为一次过失造成后果而气馁,而不敢承担责任。
    三、认真地对待工作,百分之百地投入工作,从来不要投机取巧,也不要耍小聪明。应该说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岗位就意味着任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承担责任的工作,也没有不需要完成任务的岗位。工作的底线就是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完成任务。
  • 139人看过2024-01-18
    不可以。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开始工作之时就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新上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其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分隔开来,是违法的。
  • 180人看过2024-01-18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 179人看过2024-01-18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的规定,可以使双方有一个互相了解和适应的过程,有利于建立较稳固的劳动关系。
  • 307人看过2024-01-18
    劳务工资是指劳务提供者通过劳务和活动取得的货币报酬。按取得工资的形式可分为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按劳务价值的观点可分为创造价值的劳务工资,和不创造价值的劳务工资;按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可分为初次分配工资和再次分配工资。劳务工资的高低,决定于劳务工作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务数量和质量,社会对劳务的需求量。
  • 143人看过2024-01-18
    面这几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从员工的工资中进行扣发是合法的:
    1、代扣个人所得税;
    2、代缴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费部分;
    3、协助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及其它生效的法律文书;
    4、抵扣用人单位的损失。
    按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的扣发,有两个限制,一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二是扣除后剩余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当然,对于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也可以选择让劳动者另行一次性赔偿单位损失,但从工资中直接扣发的话,不能违反上述规定。
    在劳动者有缺勤的情况下,如病假或事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规定,对缺勤期间的工资另行计算,比正常上班工资要低,这不是扣发,而是缺勤期间本来就该少拿或不拿工资,是合法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