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满公司不续签应当给予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1.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3.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造成员工失业的,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
4.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5.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
6.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
7.不签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8.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1.请病假是不会扣工资的。
2.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60%支付员工病伤假期工资,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可以在标准工资的60%至100%之间确定员工病假期间的工资标准。
不能。
1.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违约的行为。
2.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3.在合同期内,员工的薪水发放应当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不能无故降薪,但是员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应当给予相应处罚的,可以在适度的范围内对被员工予以降薪处罚。
1、寻找单位的违法行为,随时向单位行使单方解除权。
2、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3、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违法解除赔偿金与代通知金不可以同时适用,这是由于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前提是: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而代通知金适用的条件,是指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用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替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程序要求,也就是用人单位支付代通知金是在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下才发生的,而非在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之下产生。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赔偿金是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而代通知金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用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代替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程序要求。所以两者不能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