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委托人有权要求行纪人按照自己的指令为法律行为;
(2)委托人发现行纪人违反了合同时,有权拒绝接受因行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任何法律后果;
(3)委托人发现行纪人违反了合同约定时,有权拒绝支付酬金和偿还费用;
(4)委托人发现其委托的行纪人因行为而使财产或利益遭受损失时,有权请求赔偿;
(5)委托人有向行纪人支付酬金的义务;
(6)委托人有向行纪人偿还费用的义务;
(7)委托人有接受行纪人的给付,并承担行纪人转交而来财产履行的义务。
要约的一般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内容具体确定,并且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二、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三、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四、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
五、审查合同的文字是否规范。
六、审查合同签订的手续和形式是否完备。
所谓合同审查,是指从法律方面对合同进行把关,是签订合同的必要程序。通过对合同进行法律审查,可以发现合同中的某些问题,减少和避免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争议,提高合同履约率,即使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发生了违约或者争议的情况,也可以比较顺利的解决问题,得到必要的补偿,避免或者减少损失的发生。
2、口头合同的有效适用情形: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以直接对话的方式或者以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订立合同。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如在自由市场买菜、在商店买衣服等。现代民法典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须当事人约定。凡当事人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1、口头协议算合同。
2、《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所以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
3、口头协议因不具有外在可保存、可再现的载体,一旦发生争议,对要举证证明存在口头协议一方的要求较高,如不能举证证明双方曾经就某事项进行过口头约定,则很难取得预期的结果。所以订立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不方便采用书面等有形形式的,可以邀请第三方在场作证,或者进行录音,以防止将来产生争议时无法证明双方存在口头协议的局面。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要约是可以成为合同的
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而这种订约的意图一定要由要约人通过其发出的要约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在受要约人承诺的情况下产生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合同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明确;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其中,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买集资房签合同时要加以下条件才对自己有保障:
1.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商品房基本状况;
3.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4.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其次,必须明确单位集资建房大都体现了单位对员工的福利政策,因此有些单位在与员工签署的《集资合同》中对集资房的转让问题多有限制。外单位的人如果有意购买集资建房单位有集资资格员工的集资房,必须前往该单位了解以下情况:单位是否同意员工转让集资房是否对员工的转让行为设定了限制条件设定了哪些条件单位是否保留优先购买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