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89人看过2024-01-18
    可以,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签订合同的时候一方交纳定金的,在合同履行结束后,当事人没有违约的,收受定金的一方要退还定金。综上所述,即使合同履行期间已经过了,在合同履行期间没有出现违约情形,押金也应当返还给缴纳押金的一方当事人,收取押金的当事人不得无故扣留押金不予返还。
  • 129人看过2024-01-18

    能。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 128人看过2024-01-18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不相适应的合同。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法律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法律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 187人看过2024-01-18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注意: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4)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5)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6)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因此,主体不合格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例如: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的,该合同无效。其例外情况是:纯获利益的合同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追认,合同当然有效。
    (2)法定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对人有过失而成立的合同,该合同无效;
    (3)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且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该合同无效。
  • 246人看过2024-01-18

    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涂改。

    1、合同涂改内容如果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双方都没有异议的,涂改的合同,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单方面故意私自涂改,隐瞒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有证据证明的,可以认为该合同无效。

    2、合同写错了经双档协商一致是能进行涂改的,且双方不得就合同主体、合同标的等主要事项进行变更,否则视为成立新合同,原合同失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 182人看过2024-01-18
    无偿使用合同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都是有效的。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无偿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只要一方做出行动,一方纯获利的行为的约定,也是有效的。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136人看过2024-01-18
    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这实质上是法律对合同主体资格作出的一种规定。主体不合格,所订立的合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合同主体,无非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两类。非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主要的行为能力。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其合同行为能力的有无,应根据其民事行为能力的状况来确定。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这是合同有效的另一个要件。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当事人在缔约过程所作的要约和承诺都是自己独立且真实意志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就是与其外在的表现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观上或客观上,也可能发生两者不相符的情形。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是合同生产要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合同欠缺合法性,没有补救的余地,只能归于完全地效。合同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其所指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内容两个方面,即合同的目的和内容都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这里所说的“法律”,既包括现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的强制性也包括国家政策的禁止性规定和命令性规定。

  • 133人看过2024-01-18
    我国法律对免责条款的效力的限制:
    1、免责条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免责条款不得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
    3、免责条款不得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的财产损失的责任;
    4、免责条款不得不合理地免除条款制作人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
  • 148人看过2024-01-18

    1、为了保护交易安全,保护第三人的信赖利益,不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无权代理合同并非绝对无效,而是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法律赋予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合同效力的决定权。

    2、以代理人的身份订立合同的前提是享有代理权,行为人不享有代理权却以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是无权代理合同。无权代理包括三种情况:
    (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此种情形完全是行为人自己的意愿;
    (2)行为人超越代理权,超越代理权而订立的合同或者合同中超越代理权的部分为无权代理合同;
    (3)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为了保护交易安全,保护第三人的信赖利益,不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无权代理合同并非绝对无效,而是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法律赋予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合同效力的决定权。
    3、被代理人对该合同予以追认的,视为行为人的代理是有效代理。(2)被代理人对该合同不予追认的,该合同不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由行为人承担。同时,法律为了平衡被代理人与相对人的利益,稳定交易,法律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相对人在一个月内可以催告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在此期限内,被代理人可以向相对人明确表示予以追认,此时行为人的行为自始具有法律效力;被代理人未作任何表示或者明确表示拒绝的,合同不对其发生法律效力。
  • 152人看过2024-01-18
    合同未签订而实际履行有效。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没有按照法定或者约定订立书面合同,一方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自对方接受时,合同成立。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