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
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
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商品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则视为要约。因为要约邀请只是作出希望别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约邀请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发出,也不需要在要约邀请中详细表示,无论对于发出邀请人还是接受邀请人,都没有约束力。
(一)电子合同的要约与要约邀请
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时,发出订约意愿的一方,只要该表示符合我国关于要约的要件,该意思表示就是要约。尽管网络交易具有特殊性,但是在区分要约邀请方面,仍然应以双方的意思表示作为判断的标准,而不应从交易的对象的种类出发。
(二)电子合同的承诺
所谓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一经承诺并送达于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承诺应具备的条件是:
(1)承诺应由受要约人做出。
(2)承诺必须在合理期限内做出,或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则应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若未规定期限,应在合同期限内做出。
电子合同的承诺也应符合上述规定,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确定承诺的生效就成为判断电子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前或与之同时到达时,表意人向其发出通知,以否认前一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
1、要约明确约定了是可以撤销的;
2、受要约知道起要约可撤销;
3、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要让受要约人知晓;
4、撤销要约应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之前送达给受要约人。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房地产广告如果符合要约规定的,可以视为要约,例如是希望购买者购买房屋,而作出的一系列承诺等,就是属于要约。
要约可撤销的情形有,要约中没有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的;以及受要约人没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也并没有为履行合同而做合理准备工作的。因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承诺效力发生之时,就是合同成立之时。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这是最大量、最普遍的。但合同成立还有其他方式。传统上还有三种方式,一是交叉要约,二是同时表示,三是意思实现。
依法律规定,运输合同承运人应履行的义务:
一、接受托运人运送货物的要求。
二、按合同约定,准时将所托的货物送于到目的地,准时,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合理的时间,超过时间是违反合同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承运人应当按约定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
若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则违法。
员工跳槽后带走原公司客户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为新的公司带来了经济利益,是违法行为。如果和员工签的《保密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作为员工也有义务不予泄漏。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