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人看过2024-01-21
商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其目的是宣传其商品或者服务的优越性,以此引诱顾客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在此意义上讲,一般认为商业广告是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
2020人看过2024-01-21
合同到期用工单位不续签违法。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给予经济补偿的,应当依据该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33人看过2024-01-21
1、通知对方约定一方解除合同条件的,解除合同条件成果时,解除权人选择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2、当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对方后,对方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也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请求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当遵守特殊程序的规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
146人看过2024-01-21
1、正式审查。正式审查是看合同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矛盾。常见的错误有: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不完整、错误或矛盾、合同名称与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签订前后时间不同、地址、法定代表人错误等;
2、实质性审查。主要是对合同文本的审查,这是合同最关键的内容,包括:合同条款是否完整、合法;合同内容是否公平,是否严重损害集团公司利益;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和陷阱;
3、沟通和参考。沟通是指与合同经办人、起草人甚至对方沟通,就合同谈判、谈判和合同目的进行沟通。
-
132人看过2024-01-21
劳动合同纠纷属于仲裁前置,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不能直接起诉,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在不服仲裁裁决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综上发生劳动争议,处理方法有协商解决、仲裁、诉讼,但是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必须先经过仲裁。合同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66人看过2024-01-21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3)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
168人看过2024-01-21
用工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按照法律规定,自开始用工之日起,用工单位应与劳动者在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个月起应当按月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一旦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受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
135人看过2024-01-21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 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
141人看过2024-01-21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147人看过2024-01-21
有下列类型:
1.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2.集体劳动合同纠纷。
3.劳务派遣合同纠纷。
4.非全日制用工纠纷。
5.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6.经济补偿金纠纷。
7.竞业限制纠纷。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