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人看过2024-01-21
1、一方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
2、被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可以作出相应的承诺;
3、承诺生效的,合同成立;
4、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应当签字盖章。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125人看过2024-01-21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1、由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由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3、违约方的定金可以不退还。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
182人看过2024-01-21
公司破产需要优先结算工资。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就会支付员工的工资以及补偿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若是没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应当给予经济补偿金。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1)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3)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
125人看过2024-01-21
劳动法先合同义务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休息和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定,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
150人看过2024-01-21
1、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
2、标的,例如买卖合同中买卖的东西是什么;
3、数量;
4、质量;
5、价格或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合同的主要条款或内容应由当事人约定,包括这些条款,但不限于这些条款。
-
183人看过2024-01-21
要约不是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是要约邀请。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
132人看过2024-01-21
施工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的设定如下:工程合同中违约条款的设定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可能的违约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应用。当事人不仅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形式,还可以约定违约责任的范围和损失的计算方法,具体表现在当事人可以提前约定违约金的金额和范围,可以提前约定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甚至可以确定具体金额,也可以通过设定豁免条款限制和豁免当事人未来可能发生的责任。
-
126人看过2024-01-21
1、口头形式。当事人口头协商达成协议。口头合同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口头合同的优点是方便。但是,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很难取证,也很难区分责任。对于未及时结算的重要合同,不应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口头合同的优点是方便。但是,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很难取证,也很难区分责任。对于未及时结算的重要合同,不应采用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信件和数据电文可以有形地表达所包含的内容的形式。当事人协商同意修改合同的文件、电报和图表也是合同的一部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我们建议我们尽量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3、公证形式。合同公证是指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国家公证机关应当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和公证。公证机关审查确认书面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后,应当在合同上加盖公证印章,以证明。经公证的合同有很强的证据,除了相反的证据外,一般不能推翻;
4、有些合同必须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
5、合同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审查。
-
131人看过2024-01-21
1、争取合同起草权;
2、仔细审查合同对象的主要资格和信用能力,首先检查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材料,了解其经营范围、对方的资金、信用、经营情况,以及其项目是否合法;
3、合同名称应与合同内容一致;
4、注意价格支付及其方式;
5、用词要严谨;
6、明确双方应承担的义务和违约责任;
7、合同条款尽可能平等;
8、约定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和诉讼管辖权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具体约定。
-
147人看过2024-01-21
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因不可抗力而履行不能的,或者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那么构成违约。但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行为人可以部分或全部被免责。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