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7人看过2024-01-01

    1、中标不等于合同成立。

    2、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 137人看过2024-01-01

    1、须有可以提存的合法原因。提存的前提是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清偿。债务人只有在无法向债权人给付时才可用提存的方法消灭债务。因此,凡因债权人一方的原因致使债务人无法清偿的事实,均为提存的合法原因。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2、须经法定程序。
    提存应经以下程序:首先由提存人提出申请,申请书中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提存的标的物、标的物的受领人(不知受领人的,应说明不知受领人的理由)。其次,经提存机关同意。提存机关受理提存申请后应予以审查,以决定是否同意提存。提存机关同意提存的,指定提存人将提存物交有关的保管人保管。最后,由提存机关作成提存证书并交给提存人。提存证书具有受领证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3、提存的主体与客体适当。
    提存的主体为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一般情形下,提存人即为债务人,但提存人不以债务人为限。凡债务的清偿人均可为提存人。提存机关是法律规定的有权接受提存物并为保管的机关。有的国家设有专门的提存所,也有的并不专设提存所,而由法院或其他机关办理提存。依我国现行法的规定,拾得遗失物的,可向公安机关提存;定作人变卖留置物受偿后,可将余款向债权人所在地的银行办理提存;公证提存的,由公证处为提存机关。法院也可为提存机关。
    提存的客体也就是提存人交付提存机关保管的物。提存标的物原则上是债务人应给付的标的物。提存物应为适于提存的物。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 226人看过2024-01-01

    一、合同解除后,如果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保证金。如果没有约定的,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违约方交纳定金的,不能要求返还,交纳保证金方违约的,双倍返还保证金。

    二、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 136人看过2024-01-01

    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满足如下犯罪构成要件要求:

    (一)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二)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解为不包括单纯的借款合同,因为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诈骗相当于直接通过诈骗的手段使得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主体

    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四)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 136人看过2024-01-01
    是。
    合同终止之后法律效力终止,所以说应当是属于合同的最后一天。
    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关系建立以后,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的法律名词。

  • 195人看过2024-01-01
    1、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搬迁到其他地方的,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可以与劳动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得不愿意到其他地方工作的,企业可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2、对于近距离搬迁的企业来说,采取班车接送、提供交通补贴、甚至提高员工薪酬等补救措施,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并且值得推广,因为这些措施既具有可操作性又确实能保证员工权利。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仍然一味的主张“企业搬迁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那么很显然就没有道理了。企业也已经尽可能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弥补这一影响,因此,在某种程度和某种意义上来讲,员工也应负有一定程度的“容忍义务”。
  • 130人看过2024-01-01

    解除合同条件成就后,可以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选择解除合同。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130人看过2024-01-01

    首先,发包人在承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解除合同:

    (1)明确表示或者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

    (2)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完工,且在发包人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完工的;

    (3)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并拒绝修复的;

    (4)将承包的建设工程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

    其次,承包人在发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解除合同:

    (1)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

    (2)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

    (3)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协助义务的。


  • 175人看过2024-01-01

    视情况而定:

    1、合同解除后,合同关系解除,就不存在违约责任。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也不表现为违约责任,而是一种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不当得利返还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

    2、在合同期间并不清楚对方做了些什么事情,等合同解除了才发现原来在合同存续期间对方有违约的情况,合同解除之后如果能够掌握对方当初违约的证据,可以拿着这些证据去追究对方都违约责任。
  • 143人看过2024-01-01

    解除合同后违约方赔偿标准

    具体赔偿的标准是:

    1、合同对违约金的数额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违约金最高不得超过因违约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2、合同没有约定的,以违约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为基准,来进行计算。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