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人看过2024-01-07
1.隐名股东依合法行为而产生。隐名股东的产生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不包含为规避法律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如隐名股东并不包含利用国家对下岗职工投资经营的优惠政策,约定用下岗职工的名义对公司出资的人。
2.隐名股东依隐名出资人与显名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产生。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隐名股东问题所涉及的实质是一种合同,二是隐名股东涉及的直接当事人为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
3.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隐名股东负出资义务,显名股东负营业及分派利益的义务,双方互负有义务,且互为对价,任何一方都不能无偿从他方取得利益,故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4.隐名股东合同为诺成合同及不要式合同。隐名股东合同因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并不以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为成立要件,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则为合同的实际履行,故为诺成合同。对隐名股东合同,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以某种特定形式成立,故为不要式合同。
5.隐名股东出资的标的主要为货币、不以登记为产权转移形式要件的实物、权利、技术等。
-
323人看过2024-01-07
挂名股东安全退出的办法是:
1、取得实际出资人的许可,转让股权给其他股东或者股东以外的第三人;
2、取得实际出资人的许可,请求公司回购股份;
3、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将实际出资人登记为显名股东。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
318人看过2024-01-07
可以通过股东出资证明,有公司财务账册、公司出具出资证明书、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等证明来确认股东是否出资。公司财务账册、公司出具的出资证明书属于实质性出资证明,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属于法定形式上的出资证明。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
140人看过2024-01-07
股东转让股权的条件如下:
1、股东合法拥有公司股权;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外转让股权需征得其它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
350人看过2024-01-07
股东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的剩余部分。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股本,即按面值计算的股本;
2、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
3、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何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百分之十强制提取。目的是应对经营风险;
4、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百分之五和百分之一百一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
5、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留待未来年度分配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
739人看过2024-01-07
股权查封期限是三年。人民法院冻结股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可以办理续行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办理续行冻结手续。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
146人看过2024-01-07
股权投资可以提前要求回购。如果股东对公司合并、分立、不分配利润等决议投反对票的,可以提前请求公司回购其股份。股东可以与公司在决议通过后的六十日内达成股权收购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相关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244人看过2024-01-07
股权转让后的实缴义务应该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的约定来承担。无约定的,一般由转让人承担,如果受让人知情仍受让的,由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140人看过2024-01-07
证明拥有股东资格的方式:
1、公司章程被记载为股东;
2、有出资缴纳记录;
3、以股东身份参与过分红、股东大会等活动的证明材料;
4、与股东有股权转让协议;
5、证明拥有股东资格的其他方式。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
217人看过2024-01-07
公司股权继承纠纷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股东去世后,股东的继承人和公司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来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去人民法院提起股权继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股权继承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股权继承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书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书的内容来处置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