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优先认缴权的内容是: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因此,除非全体股东同意作出其他安排,在公司增资时,原股东享有按照实缴出资比例的优先认缴权。该规定体现了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在其他股东不能按照持股比例认缴时,如果允许股东外第三人增资,其效果相当于公司股权的转让。
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诉讼时效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是3年。
股东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可分为两类:
一是有出资瑕疵的股东对公司以及其他股东承担的民事责任,属违约责任;
二是有出资瑕疵的股东与其他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即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对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害时,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股权确认属于物权请求权。
出资瑕疵股东对债权人承担的责任是有的;
股东出资瑕疵,表面上产生的是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但最终及最后的法律后果往往都表现在公司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上。为了保障公司债权人的权益,在公司无履行能力时,依法可追溯到出资瑕疵股东的责任。由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对公司独立法人资格的认定有着重大意义,所以股东出资瑕疵的责任亦因各股东实际缴纳的注册资本之和是否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而不同。实践中,我们经常把出资瑕疵按是否引起法人资格否认为标准分为一般性瑕疵和重大瑕疵,并由此产生对公司债权人的不同责任。一般性的出资瑕疵,指出资额未达到营业执照所载明的数额,但已达到了公司作为法人的最低出资额。重大瑕疵则是指出资义务人未实际出资,或出资严重不足,使公司设立时实际到位的注册资本未达到法人应有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根据由于法人制度的实质是法人以自己的资产承担有限责任,无须出资人承担责任,而注册资金未达到法人。
一、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标准——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
股东身份确定的第一个条件是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或继受取得股权或股份,即具有实质上的投资关系,投资人应当亲自办理入职手续,保留原始凭据,以证明投资关系。
若股东实际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或继受取得股权或股份,则依法享有公司股权。
二、股东资格认定形式标准——股东名册及登记
股东身份确定的第二个条件是,股东姓名或名称被登记在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或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若股东股权未经登记,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股东向公司依法缴纳出资后,就履行了其对公司的义务,股东也应当从公司获得相应的股东权利,公司也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将股东的名称登记记载在相关文件上,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公司对股东的义务。
股权确认纠纷管辖地是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
区别一:定义不同
1、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
2、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区别二:转让不同
1、股份转让需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股份转让过程中涉及到税费问题。股份转让过程中,转让方需要交纳各种税费。
2、股权转让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区别三:分类不同
1、股份按股东权力,可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和混合股。按票面形式,可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2、股权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有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如表决权、监察权、请求召开股东会的权利、查阅会计表册权等等。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不需要
公司股东变更不一定需要股东本人到场,股东可以提前委托他人;如果是委托他人帮你变更的话,提前到公证处办理委托证明。如果你的公司有多个股东的话,可以直接委托该公司的股东,到时由股东一起办理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