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可以起诉公司。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
同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民事连带责任、担保(保证)责任、赔偿责任这四种。
以下是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中的前三种主要责任内容
1、民事责任
(1)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担保人存在过错,那么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还是由担保人独自承担。
(2)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2、民事连带责任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连带责任。
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这时候,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这样的民事连带责任。
3、担保(保证)责任
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担保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担保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这样的一种担保责任。
与普通股股东相比,优先股股东具有以下权利:
(1)普通股股东享受选举权,优先股股东不享受。
(2)优先股股东享受优先分红权,普通股股东不享受。
(3)企业破产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先于普通股股东获得清偿。
优先股归属于公司的权益,但它不同于普通股,是“普通股”的对称,主要指在利润分配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优先股也是一种没有期限的有权凭证,优先股股东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少数可赎回的优先股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