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外观专利的流程:
1、申请人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2、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对符合要求的,即行公布;
3、自申请日起满三年且实质审查通过,发给发明专利证书。
1、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密法的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
2、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
3、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
4、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专门用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他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方法、设备或者材料,而上载、传播、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依照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第(六)项的规定,追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侵权责任。
(1)投诉书。列明被投诉人、被投诉人地址、侵权事实、投诉要求、法律依据以及投诉人姓名或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投诉日期、代理人相关文件。
(2)营业执照。交复印件的需原发照机关加盖公章。
(3)商标注册证。交复印件的需经商标所有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盖公章。
(4)侵权证据,包括侵权实物、商标标识、有关票据或照片等。
对发明专利进行实质审查的具体程序:
由专利局详细进行审查,认为不符合规定的,应通知申请人在指定的期限内进行修改;
如果经实质审查后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则发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通知书。
未注册的商标一般不受法律保护,但在司法实践中未注册的以下两种商标,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
(1)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自愿制度,一些驰名商标发展时,可能大家的商标法律意识尚且不是很强,导致一些驰名商标虽然已驰名中外,但是还尚未进行商标注册。为了保护这些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我国的法律规定,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时应当区别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以避免混淆。与驰名商标的商品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不允许注册。
(2)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
对于这种有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主要是会有一种恶意抢注的现象发生,为了避免恶意抢注给未注册商标人带来的不利的影响,我国法律也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来制止恶意抢注的申请人的抢注行为和对未注册商标人的保护措施。
1、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2、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3、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又称使用侵权。
2、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即属流通领域的商标侵权行为,又称销售侵权。
3、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又称为商标标识侵权。
4、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在国外称为反向假冒行为。
5、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