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42人看过2024-01-01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立法对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清算规定得较为笼统。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对于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的,至于法院可以指定什么样的人作为清算人,即清算人的资格问题,该法未作规定。一般可以指定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员作为清算人。
  • 100人看过2024-01-01

    1、办税服务厅接受资料,可对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填写内容是否完整,符合的即时办结;不符合的当场一次性提示应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原因。

    2、录入变更登记内容,涉及税种登记信息变化的,变更税种登记信息。1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资料信息转下一环节按规定程序处理。

    3、当场打印发放税务登记证件。

  • 100人看过2024-01-01

    1、变更登记申请书;

    2、纳税人变更税务登记内容的决议及有关证明资料;

    3、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资料(登记证正、副本和登记表等)

    4、《税务登记变更表》;

    5、《纳税人税种登记表》(涉及税种变更的);

    6、其他有关资料。

  • 100人看过2024-01-01

    1、对变更纳税人名称、法人代表、注册类型、核算形式、辖区间变更地址等事项,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清税清票及进行税务检查。

    2、对于变更组织机构代码的一般纳税人,纳税人应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表》,在“申请理由”栏填写变更事项,在“备注”栏填写“认定事项变更”,重新进行一般纳税人认定。对变更除组织机构代码外的其他认定事项的纳税人,其变更税务登记内容涉及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的,应在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的同时一并换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3、所有出口退(免)税企业在办理CTAIS内容变更时,如变更涉及上表中的进出口业务,需同时填写《出口退(免)税认定变更申请表》或《出口企业退税帐户确认书》(变更银行帐号)等相关表格及时办理进出口业务的相应变更手续。

  • 100人看过2024-01-01

    (1)变更登记申请书;

    (2)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及复印件;

    (3)纳税人变更税务登记内容的决议及有关证明资料;

    (4)《税务登记变更表》;

    (5)《纳税人税种登记表》(涉及税种变更的);

    (6)其他有关资料。

  • 100人看过2024-01-01

    滞纳金的计算方法是:应纳滞纳金=滞纳税款×滞纳天数×0.5‰。滞纳天数是从税务机关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届满次日起到税款缴纳入库之日止。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 100人看过2024-01-01

    税收项目为五大类

    1、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2、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

    4、行为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停征)、屠宰税(未征)、筵席税(未征)

    5、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 100人看过2024-01-01

    借:实收资本——原股东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

    通过公司账户,新股东交款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股权转让款

    支付原股东

    借:其他应付款——代收股权转让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 100人看过2024-01-01

    (1)从概念上看:避税是经营者运用税法的漏洞、特例或是别的存在的不足,采用非违反规定的方式降低应缴纳税金的形为。它是经营者用这种在表面上遵循税收法律条例,但本质上与法律有悖的非违反规定方式来超过自身的目地。

    (2)从范围上看:只要不违背税收法律、条例而避开或缓解负税的都应属节税层面,有的学家把节税按特性区划为税务筹划、税款避税、税法乱用。

  • 100人看过2024-01-01

    1.节省税收。所谓节税,是指在税法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利用税法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和税收处罚,对企业的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这种方法也是税收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得到国家的支持。

    2.避免税收陷阱。一般来说,税收政策法规中存在一些税收陷阱,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经营活动中有效规避这些陷阱。需要了解的是,为了更好地规避税收陷阱,需要提前了解税收陷阱信息。

    3.税收转移规划。企业在进行税收转移规划时,会通过调整产品价格,将税收压力转嫁给他人,以减轻企业的税收压力。

    4.零税收风险。如果纳税人生产经营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没有问题,纳税及时足额,没有违法违规行为,那么造成的风险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