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了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同时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1、个人转让股权取得的收益需要按照财产转让,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2、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按次征收,税率是20%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第5款之规定: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股权转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收入-取得股权所支付的金额-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合理费用)×20%。关于原值及费用的确定,纳税人必须提供有关合法有效凭证。
1、个人销售假药法人有责任,应当对法人处以罚金,但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八条
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且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1、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
2、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一、个人独资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怎么缴纳
个人独资企业,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的,税率为5%;
(二)超过5000-10000元部分,税率为10%;
(三)超过10000-30000元部分,税率为20%;
(四)超过30000-50000元部分,税率为30%;
(五)超过50000元部分,税率为35%
其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另扣除企业业主费用每月2000元,即每年24000元。
一、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所得税税率具体是多少?
个人独资企业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适用“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一)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二)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750;
(三)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0;
(四)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9750;
(五)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000元的,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14750;
二、关于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
(一)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2000元/月)。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三)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四)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五)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不是。
一、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户的区别:
1、经营规模不同:个人独资企业必须有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名称,而个体户可以没有企业名称;
2、投资主体不同:独资企业是个人出资经营的企业,个体户基本上自己是老板自己也是员工;
3、分支机构的设立不同: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而个体户不可以设立等。
二、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二)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三)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四)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五)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一、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户的区别:
1、经营规模不同:个人独资企业必须有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名称,而个体户可以没有企业名称;
2、投资主体不同:独资企业是个人出资经营的企业,个体户基本上自己是老板自己也是员工;
3、分支机构的设立不同: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而个体户不可以设立等。
二、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八条
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二)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三)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四)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五)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2、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分公司的股权一般情况不可以转让,具体理由如下:
一、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不是适格的民事权利主体。分公司是指一个公司管辖的分支机构,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设立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的机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该总公司承担。
二、股权是投资人由于向公民合伙和向企业法人投资而享有的权利。分公司不是企业法人,也不能成为合伙人。没有法人财产权,不是持有股权的适格主体。
综上,分公司既然没有股权,它当然不能对外转让股权。
一、分公司注销流程
1.首先持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到工商部门领取《分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2.准备注销登记的相关材料。因为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注销登记材料应由所属公司做出决定并签署。材料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公司加盖公章。
3.材料准备完成后,向工商登记机关提交。
4.分公司注销登记经工商登记机关核准后,公司应持《分公司注销登记核准通知书》到公司登记机关进行分公司撤销备案。同时,也要到技术监督局注销企业代码证。
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
从含义上就有不同,分公司是指在业务、资金、人事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辖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分公司属于分支机构,在法律上、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仅仅是总公司的附属机构。子公司是指一定数额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协议被另一公司实际控制、支配的公司。
(1)分公司
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虽然同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有些类似。但分公司的法律地位与子公司完全不同,它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分公司是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虽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样,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因为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子公司
母公司、子公司各为独立的法人并且子公司受母公司的实际控制。根据股东会多数表决原则,拥有股份越多,越能够取得对公司事务的决定权。母公司控制子公司通常就是基于股权的占有或控制协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拥有实际上的决定权,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能够决定子公司董事会的组成。另外除股份控制方式之外,通过订立某些特殊契约或协议而使某一公司处于另一公司的支配之下,也可以形成母公司、子公司的关系。
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区别在哪里
(1)设立方式不同
分公司由总公司在其住所地之外向当地工商机关申请设立,属于设立公司分支机构。
子公司由公司股东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应当符合《公司法》对公司设立条件和投资方式的要求。
(2)法律地位不同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名称、公司章程和组织机构,以总公司分支机构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具有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名称、公司章程和组织机构,对外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3)受控制方式不同
分公司的人事、业务、财产受总公司的直接控制,在总公司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母公司对子公司一般不直接控制,而是通过任免子公司董事会成员、作出投资决策等方式影响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4)承担债务责任方式不同
分公司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与总公司在财务上统一核算,因此,其经营债务由总公司负责清偿,即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分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债务承担责任。
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以子公司的全部财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5)领取的营业执照不同
分公司领取的是营业执照,有负责人字样。
子公司领取的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有法定代表人姓名字样。
(6)产品包装标注不同
分公司可以标注自己的名称、住所,也可以同时标注总公司的名称、住所,还可以只标注总公司的名称、住所。
子公司在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注自己的名称和住所。
(6)征税方面不同
设立分公司还是通过控股形式组建子公司,在纳税规定上就有很大不同。由于分公司不是一个独立法人,它实现的盈亏要同总公司合并计算纳税,而子公司是一个独立法人,母、子公司应分别纳税,而且子公司只有在税后利润中才能按股东占有的股份进行股利分配。如果组建的公司在经营初期发生亏损,那么组建分公司就更为有利,可减轻总公司的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