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33人看过2024-01-10
    商标抢注与不正当竞争能同时主张。企业和商户在注册商标之后即享有该商标相关的法律权益和权利,其他任何无关人员不得侵犯其商标权利。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包括商标相关不正当的注册、侵权、冒用等行为。在同一个案件中可同时主张对方对于商标的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158人看过2024-01-10

    1、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2、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下列行为,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

    (一)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

    (二)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三)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四)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

    (五)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

    3、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

    4、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

    5、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6、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 172人看过2024-01-10

    1.恶意挖人和不正当竞争不是一个性质。

    2.并不是所有的恶意挖人都属于不正当竞争的,只不过有的企业通过恶意挖人的这种做法,聘请其他企业的高精尖人才,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获得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 148人看过2024-01-10

    1、混淆行为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名称、姓名;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2、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316人看过2024-01-10

    1、民事责任

    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竞争权利,《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对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并且应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此条规定了适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所有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

    《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设有民事行为无效的规定。例如,第27条中的“中标无效”,就是专门针对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设置的。

    2、行政责任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监督检查部门,具有行政执法职能。《反不正当竞争法》几乎对每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都规定了制裁措施。这些行政的制裁措施归纳起来有:

    (1)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

    (2) 没收违法所得;

    (3) 罚款;

    (4) 吊销营业执照;

    (5) 责令改正;

    (6)给予行政处分。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有三种行为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未被提及,即第11条低价倾销行为、第12条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第14条诋毁商誉行为。对此,被侵害的经营者可以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要求赔偿,还可以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保护自己的权利。

    第二,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仅适用上述六种行政责任中的第五种,即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

    3、刑事责任

    对情节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刑事处罚,是各国竞争法的通行做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下列三种行为,即商标侵权行为、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广告法、价格法、招标投标法中也有刑事制裁的规定。刑法也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作为罪行之一予以制裁。

  • 282人看过2024-01-10

    如下:

    1:商业贿赂(外文名:commercial bribe)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

    2:针对商业贿赂,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


  • 134人看过2024-01-10

    一、赔偿数额通常有三种计算方法:

    1、原告因被告的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2、被告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3、酌情确定赔偿数额。

    二、原告因被告的侵权所受到的损失范围一般包括:

    1、直接损失。

    2、间接损失即可的利益损失。

    3、因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调查费用、补救费用、因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律师费等。

  • 289人看过2024-01-10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赔偿的标准主要有两种:
    ①被浸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②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这两种赔偿标准是对财产损害而言的,双方当事人可协商确定。被侵害的损失难以计算时,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指扣除成本和税金后的所有利润。因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合法权益时,被侵权的经营者可以同侵权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解决的,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世界上许多国家划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赔偿的范围也包括财产损害和人身非财产损害。财产损害也一般以受害人实际财产损失或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来计算。
  • 194人看过2024-01-10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

    (一)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

    (二)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

    只要符合以上三种情况的其中一种,都属于不正当竞争,经营者将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处罚。

  • 295人看过2024-01-10

    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各项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三)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四)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