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人看过2024-01-08
除非债务人表示同意,债权人不能与次债务人进行和解。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允许债权人与次债务人和解,更能提高诉讼效益,也无损于债务人的债权利益。具体的限制条件如下:
1、债权人的代位权合法成立。一方面,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另外,债务人应知悉债权人已提起代位权诉讼并没有异议,或者其异议不成立。只有这样才能认为债权人取得了处分债务人实体权利的资格,并避免在和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才发现债权人没有代位权的情况出现。
2、债权人与次债务人和解,双方协商处分的范围不能超出债务人所负债务额,不能影响债务人就超过代位请求数额的债权部分另外追诉次债务人。
3、债权人放弃的权利,不能就该部分权利再向债务人提出主张。即债权人代位处分放弃债务人的债权,在效果上等同于放弃自己对债务人的债权。
-
124人看过2024-01-08
1、公司因倒闭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127人看过2024-01-08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倒闭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满一年的,用人单位要支付一个月工资。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28人看过2024-01-08
1、首先,企业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为。
(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
(2)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2、其二,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
239人看过2024-01-08
目前企业贷款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股票质押贷款、外汇质押贷款;
单位定期存单质押贷款、黄金质押贷款、银团贷款、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买方或协议付息票据贴现、有追索权国内保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
融资贷款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别:
1. 按有无担保品分类:信用贷款、抵押、担保贷款;
2. 按期限分类: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
3. 按资金来源分类: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保险公司贷款等。
-
226人看过2024-01-08
《民法典》中担保人的责任有下列两种:
(一)、一般保证责任。
就是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担保人要为其承担该责任。
(二)、连带保证责任。
即当债务已到清偿期,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偿还债务。
《民法典》对于担保责任规定的相关知识,担保责任的承担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而其法律规定应该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
2007人看过2024-01-08
《民法典》对担保人的担保责任的规定如下:
(一)、非书面约定的保证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五条规定,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保证必须是以书面形式确定的。
(二)、保证方式约定不明确,推定为一般保证。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规定,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民法典》第十九条 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三)、债权转让未通知保证人,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四)、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书面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七条 规定,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
(五)、《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八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向债权人提供债务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真实情况,债权人放弃或者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该财产不能被执行的,保证人在其提供可供执行财产的价值范围内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
127人看过2024-01-08
债权担保的重要作用如下:
(一)、债权的担保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作用,即能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
1、从实质上讲,资金融通是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货币表现。实物运动表现为货币资金的循环。
2、从经济的角度看,资金的闲置就意味着实物的闲置,可见得资金的融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从法律意义上说,资金融通过程主要是指借贷关系的成立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致使货币与实物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
(二)、因为有债的担保制度的存在,使拥有货币的人放心大胆地贷放资金而又有所保障。作为借出贷币的债权人或银行,可以利用保证、抵押权、质权等手段救济债权损失。
在物的担保的情况下,债权人还可以通过行使担保物权,从特定担保物中实现优先受偿。所以债权人不必担心因债务不履行而遭受不测之险,其贷放资金的经济动机可以正常实现。
(三)、无钱或缺钱的人在借入一定资金后,原则上并不因为设立担保就使他失去了对其物的用益权或处分权。
-
123人看过2024-01-08
保证的债权范围是:
保证债权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
143人看过2024-01-08
最高额保证的适用范围:
最高额保证的适用范围具有特定性,即可实行最高额保证担保的主债权较之普通保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是最高额保证区别于普通保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具体体现为:不特定性;连续性;期间性;同质性。
可以将最高额保证的适用范围界定为“部分或全部于将来一定时期内连续发生的同类债务”,在立法界定上除了这一概括性规定之外,还可以另外列举几种常见的适用对象,如借款合同债务、买卖合同债务等,以更好地发挥最高额保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