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企业之债
  • 362人看过2024-01-09
    一般情况下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视情况而定,如果股东不是任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下,是可以借款的。但如果股东是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不得向公司借款。公司股东通常情况下不用承担债务责任,特殊情况下要承担责任。
  • 183人看过2024-01-09
    公司应该按照以下方式催收欠款:
    1、首先进行协商处理;
    2、对于即将超过诉讼时效的单位,马上准备采取法律措施进行催讨;
    3、对于由于公司内人员造成的欠款从内部制度上和严格管理上消除此类欠款的继续发生,采用适当的公司内部制度和法律手段敦促该项欠款的积极回收;
    4、对被执行人的到期债权强制执行。
    5、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61人看过2024-01-09

    如果证据充分,可以起诉到法院解决。假设对方下落不明,无法送达法律文书,法院一般会公告送达,然后缺席判决。等判决生效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326人看过2024-01-09

    可以分三步走追债:

    第一,查明债务人个人信息,包括电话,身份证住址信息等;(达到一定条件可对拒不履行的债务人进行司法拘留)

    第二,确定债务人财产信息,包括名下所有动产不动产以及资金往来、银行流水、工商、股票基金等;(排查到一定财产,债务人拒不履行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刑事自诉走拒执罪)

    第三,将收集的线索分门别类,提交给法院或者相关律师,法律执行团队,以便得到法院的正规许可,再次对债务人进行强制执行,追回债权人的财务,合法维权。

  • 212人看过2024-01-09

    通过以下方式查封:

    1、法院有权裁定禁止被执行人提取应得的已到期的股息或红利等收益,而是由有关企业向被执行人支付。

    2、禁止该部分股权对转让、由法院强制执行拍卖或变卖等措施。

    3、在获得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下,可以直接裁定该查封的股权对外转让。

    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

  • 215人看过2024-01-09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立案;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作出一审判决,二审一般三个月作出判决。

  • 160人看过2024-01-09

    当公司倒闭时,债权人还有欠款,应该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力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欠款倒闭的工厂采取对应措施。具体可采取如下做法:

    (1)立即起诉至法院维权。

    (2)在起诉的时候申请法院冻结公司的所有资产。

    (3)待判决生效之后再向法院申请拍卖其资产。

  • 312人看过2024-01-09

    1、公司法人代表以公司名义借款的,公司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借款是法人代表个人使用的,公司可以向法人代表追偿。

    2、公司法人是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法人有权代表公司实施民事行为,如果法人代表行使职务活动时,造成他人损失的,公司要承担责任。但是公司法人以公司名义借款是否要承担连带责任要依据具体情况分析。

  • 227人看过2024-01-09
    根据企业破产法,申请破产的程序一般如下:
    1、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当然债权人也可申请)
    2、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应当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
    3、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目的;申请的事实和理由;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4、还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职工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可以请求撤回申请。
  • 269人看过2024-01-09
    当出现用款人与借款人不相符的情形时,如果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已被认定有效,那么双方当事人均应承担相应的合同义务。款项交付后,借贷行为实际已经完成,即便借款人并未实际使用借款,而是将该款项交由用款人来使用,该行为也是属于借款人支配款项的行为,与出借人无关,借款的实际用途不影响借款合同主体的确定。基于合同相对性原则,借款人作为为借款合同的相对人,应当承担偿还责任。借款人与用款人之间应另循法律途径解决。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