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方式分为:自由转让、同意转让、通知转让等方式,合同采用通知转让。
作为债权人当要转让其债权时,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债务人同意,只需要通知债务人。
转让的步骤:
第一步: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第二步:书面通知债务人,并告知债务人新的债权人的基本信息,以便债务人履行其义务;
第三步:让与人退出合同,不再享有合同约定的收回本金利息的权利;
第四步:新的受让人加入合同,替代让与人收取借款本金及利息;
第五步:债务人享有的对让与人的权利,依然可以向新的受让人主张。
1.债权转让后债权转让人应该对债权的瑕疵负担保责任。
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特别是在合同中既有债权又有债务的情况下,单纯转让债权很可能造成债务人利益的损害。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法定的抗辩事由,是指法律规定的,合同一方当事人用以主张对抗另一方当事人的免责事由。
(2)合同订立后可以对抗原债权人的其他一切事由,例如,可撤销合同、原债权人的违约行为、原债权人的不当履行、原债权人对债务人免责的意思表示等均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抗辩。
(3)只要债务人对债权转让人有到期债权,此时债务人可以向债权受让人主张抵消。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行使抵销权:一是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二是债务人的债权和转让的债权同时到期,债务人也可以向让与人行使抵销权。
2.债权转让后债权转让人对债务人履行不能不承担担保责任。
2、但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障债权的安全:
(1)申请财产保全。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决定采取保全措施的,会对债务人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
(2)行使债权人撤销权。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价值转让财产等逃避债务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转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