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50人看过2024-01-21
    企业搬迁的情况下,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来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可以协商来继续履行合同,一般情况上可以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待遇的标准来进行赔偿处理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14人看过2024-01-21

    1.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3.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4.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5.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6.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8.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 133人看过2024-01-21
    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企业因为经济原因裁员,可以依法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应当给予被裁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若企业无合法理由辞退员工,则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
  • 122人看过2024-01-21

    1.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2.超过一个月的,要根据该劳动者拒签的理由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在提高或维持原有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的情况下,提出与劳动者续签合同而劳动者不同意签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当要求该劳动者写书面声明,说明拒签合同的理由,保留书面证据。

  • 590人看过2024-01-21

    只有航空公司自己的原因取消航班的情况下才有补偿,比如说像航班超售,可以获得赔偿,比如说航空公司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航班延误和达到一定的时间,一般是航空公司的原因延误达到的一定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补偿。

    但是天气原因,安检与旅客,空中交通管制导致的延误和取消是没有赔偿的。

  • 111人看过2024-01-21
    劳动人员违反服务期或者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支付违约金。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 112人看过2024-01-21

    医疗期内职工合同期限可以顺延,用人单位不能以合同到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结束后决定是否续签。

    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期满为止,用人单位不得单方终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747人看过2024-01-21

    1.还未毕业的学生出来实习只要不在《劳动法》第十五条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禁止之列,都能与企业签劳动合同。

    2.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3.大学生实习期间,只是未拿到毕业证而已,是文凭问题,法律对就业并没有文凭限制,实习期已经不用再上课了,所以不再属于勤工俭学的范畴,而且即使还未到实习期,如果与用人单位就签了合同,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都是有效的,而且司法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

  • 114人看过2024-01-21

    1、过失性辞退

    是指企业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无须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辞退职工的行为。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过失性辞退主要有以下情形: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预告性辞退

    是指企业在辞退职工时,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前30天通知职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辞退职工的行为。主要有以下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 395人看过2024-01-21

    一、自动离职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情形下,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行为属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二、自动离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劳动者在自动离职时,未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系基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其自动离职的行为应当推定为因个人原因离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