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4人看过2024-01-22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各地实践,目前职工安置的主要途径有:

    1、提前退休;

    2、领取一次性安置费,自谋职业;

    3、领取经济补偿金,进入失业保险;

    4、利用关闭破产企业有效资产重组安置;

    5、由当地社区或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安置;

    6、其他企业招用或调动等。

    企业在制定职工安置方案时,应按照本企业执行的相关关闭破产政策等文件要求,将企业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职工安置渠道及安置所需经费情况、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及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有关情况、工伤职工及抚恤人员的保障计划、职工权益保障计划等,都要在职工安置方案中予以明确。在制定职工安置方案过程中,企业要及时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协调。

  • 107人看过2024-01-22

    做企业法人不仅有风险!而是风险很大!企业违规、偷漏税、企业负债等一切与企业有关的责任,最后都要法人代表承担!准确地说你是法人代表而不是法人,法人是你的公司。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消、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 105人看过2024-01-22

    公司在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隐匿财产或者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106人看过2024-01-22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七)公司法定代表人;(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 104人看过2024-01-22
    首先按照我国法律,营业执照被吊销是一种处罚,也就是主体资格虽然存在,但已经是退出市场了,这是不能恢复的,可也有部分省市交纳了罚金以后恢复的情况,具体可以到本地工商局咨询一下、同样,也可以先提出行政复议复议结果不满意提出诉讼来恢复。最后,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诉讼要求撤销行政行为,恢复原状。
  • 106人看过2024-01-22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三十日,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根据这一规定,确定债权申报期限有以下要求:

    1、债权申报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破产申请后,确定债权人的债权申报期限。

    2、债权申报期限为30日至3个月。债权申报期限长短可因破产案件规模大小、债权债务关系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而不同,但最短不少于30日,最长不超过3个月。

    3、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案件公告之日起计算。

    4、债权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未能如期申报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延长期限。根据企业破产法第48条规定,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

  • 105人看过2024-01-22

    法人不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所以法人不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金。

  • 104人看过2024-01-22

    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1、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处理;

    2、但约定的保证期间不得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

    3、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定规定的保证期间处理,即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 119人看过2024-01-22

    通常情况下,公司注销前应当进行清算,清算时对债务作出处理。但是,很多情况下,股东为了逃避债务,不清算或者清算不合法甚至“主动吊销执照”的方式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对此,法律给出了明确规定,以惩罚该类行为主体。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逃避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为了逃避债务,常常恶意注销公司,或者转移财产后注销公司等,此时,债权人可以依据公司法规定追索相关股东,以实现债权。

    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破产法对清算及责任的规定非常具体。合伙企业清算是,清算人有违法行为,对债务承担偿还和赔偿责任;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公司吊销营业执照后注销前的诉讼主体资格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在注销登记完成前,其主体资格问题备受争议。这也是部分公司借吊销讨债的切入点。

  • 110人看过2024-01-22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等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