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人看过2024-01-26
1、股东名册与股东资格取得的关系是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力,是认定股东资格的证据之一。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指各民事主体作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身份和地位。
2、虽未在股东名册记载,但能以其他证据如工商登记、公司章程记载等证明出资人或者受让人股东身份的,应认定出资人或者受让人具有股东资格。
-
133人看过2024-01-26
1、若为隐名出资者对外转让股权,需首先确定其是否具有股东身份,确定办法和依据如前述;若并不具有股东身份,则转让合同无效;如具有股东身份,则需要分情况对待。
2、受让人继续隐名,则需要与显名股东之间建立新的契约关系;若受让人需显名,则需要隐名股东成为显名股东,然后完成转让。
-
166人看过2024-01-26
1、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指各民事主体作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身份和地位。
2、具有股东资格,就意味着股东享有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担股东应当承担的相应义务,主要是指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3、当实质性证据与形式化证据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适用形式化证据来认定股东的资格。
-
100人看过2024-01-26
广告公司的所属行业是商务服务业里的广告业。
广告业是指通过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展示、发布、检测、管理、调查、发布、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效果评估、媒体运营、品牌代理等方式获取利润的产业门类。而所谓广告,是指为了商业或其他目的而作的付费信息发布。
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品牌、展示形象,推动创新、促进发展,引导消费、拉动内需,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154人看过2024-01-26
1、如果其他股东在接到通知后,既不表示同意转让,也没表示要优先购买。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公司其他股东,不需要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股东可以决定转让给哪个股东,转让多少股权。
2、股东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转让事项,其他股东应当在30日内答复:30日内未答复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超过一半同意转让的,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可以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不同转让一半以上的,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不同意转让或者购买股权的,视为同意转让,配合股权转让。
-
100人看过2024-01-26
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区别主要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是属于劳动关系,而用工单位与劳动者间则属于劳务关系。
如: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劳务派遣公司就属于用人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间成立劳动关系;而实际使用被派遣的劳动者的单位则属于用工单位,其与劳动者间属于劳务关系而否劳动关系。
-
558人看过2024-01-26
1、公司决策成本增大。在非上市公司层面,为了在股东会层面就决策事项达成一致,股东之间需要很多的沟通和协调,这时,如果公司章程就决策事项的表决机制约定不合理不完善,将会增加决策的复杂性。
2、股东对经营层的监督被弱化。尤其在小股东占多数的公司里表现尤为明显。小股东搭便车心理显著,缺乏对公司决策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积极性,用脚投票的成本收益比行使监督管理权来得更加直接有效。
3、所有权和控制权出现分离。股东完成出资后不再拥有出资财产的所有权,出资财产实际掌控在管理层手里,如果股东不兼任管理职务的话,公司将由股东控制变为管理层控制,并且随着股权分散度的提高,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的积极性会下降。一旦管理层未能勤勉尽责,公司随时面临被管理层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掠夺和控制的风险。
-
137人看过2024-01-26
瑕疵设立公司的常见情形有:
1、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例如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伪造他人签名取得公司登记,冒用他人住所作为公司住所等。
2、发起人资格受限,如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属于公益性社团组织。
3、股东出资不合法,如资产评估不实、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
4、公司章程不合法,如记载事项不全或不实。
5、设立程序不合法,如股份有限公司未开创立大会。
-
133人看过2024-01-26
1、即便公司设立存在瑕疵,所设立的公司也是完全有效的,无论是公司股东还是公司债权人都不得以公司设立存在瑕疵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告该公司设立行为无效。
2、欺诈登记机关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不严重的,应当维持其公司登记效力。只要公司获得营业执照,公司法人人格即应得到维持,公司设立不应当被认定为无效,而是应当进行瑕疵补正。
3、欺诈登记机关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之效力可追溯至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公司登记被撤销之后,公司登记之行为自始无效。
-
137人看过2024-01-26
1、公司设立存在瑕疵是可以撤销设立的,但是不能主动申请。只能被行政部门撤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设立应当提交真实材料、实报注册资本。营业执照签发之日就是公司成立之日。
2、欺诈登记机关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不严重的,应当维持其公司登记效力。只要公司获得营业执照,公司法人人格即应得到维持,公司设立不应当被认定为无效,而是应当进行瑕疵补正。
3、欺诈登记机关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之效力可追溯至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公司登记被撤销之后,公司登记之行为自始无效。
4、欺诈登记机关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瑕疵设立之公司的法人人格并未因吊销营业执照而灭失,只是失去了其营业资格,瑕疵公司的设立仍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