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公司的流程如下:
1、清算组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2、通知债权人;
3、办理公告;
4、申请注销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因合并、分立而解散的,自公告之日起45今后申请注销登记,提交合并协议和合并、分立决议或者决定,并在报纸上公布公司合并和分立公告的相关证明和债务偿还或者债务担保说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公司合并分立必须报批准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进行清算时,如果股东未按公司章程规定履行出资责任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十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原公司在注销之前,法人资格仍然存在不变,原债务债权仍由原公司承当,同时长期未注销企业影响范畴将扩展至企业法人个人征信项目,其影响涉及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单,在3年内无法使用本人的名字再注册其他公司;个人信誉不良记录将保持7年;税务机构进行大数额罚款;往后也不可以再创办其他公司;出国旅游护照也会遭到严重影响。
公司长期不注销,放任不管企业将会纳入工商非正常运营名单、税务黑名单。纳入非正常运营名单后仍然不处置,营业执照将会被吊销。法人将不可以担当新公司的法人、高管、股东,想在新公司担当股东、高管,需要先进行税务项目处置,进入诚信名单后才可以。法人、股东将无法出国、无法在高等场合消费无法乘坐高铁、飞机等高端交通工具,法人、股东将无法办理移民手续,股东将无法贷款,个人诚信度大打折扣,鉴于以上均属于公司长期不注销所带来的严峻后果,建议将长期不用的公司转让或者注销,以避免公司长期不注销所带来的损失。
股权变更法人不签字的处理办法:
若因公司行为导致不签字的,则股东可以申请股权回购,若因法定代表人个人行为导致不签字,且由于申请变更登记需要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所以当事人可以与法定代表人协商要求其签字,或者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变更法定代表人。
股东分红权能单独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