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5
    有权查阅会计账簿的股东指那些有实际出资,并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如果没有实际出资,不参与经营,不承担风险的,只是享有一部分股权的,这种不算实际意义上的股东,无法行使股东的权利。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股东是可以自由转让股权的,但是有一定条件限制。

    一、如果是内部转让的,即股东之间转让,并不需要通知其他人,除非你们公司章程有另外的规定。

    二、如果是对外转让,受让人不是公司现在的股东,则需要通知公司的股东,因为他们有优先受让权,如果他们不愿意购买的,则可以进行转让。

  • 100人看过2024-01-05

    1、申请报告;

    2、工商变更需要公司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

    3、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4、依照《公司法》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的变更决议,涉及章程变更的应相应修改公司章程;

    (1)名称变更:需办理企业名称预先的核准通知书以及公告;

    (2)经营范围变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国家有关部的批准文件;

    (3)注册的资本变更:出具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减少注册的资本需公告三次;

    (4)工商变更之住所变更: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

    (5)法定代表人变更: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或任命书(国有独资)、身份证、暂住证(指外省市身份证)复印件;

    (6)股东变更:需重新提交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投资协议或股权转让协议、新股东执照复印件(加盖发证机关印章)、重新提交验资报告;

    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审批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 100人看过2024-01-05

    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5

    挂名股东如果故意侵犯“隐名股东”利益,作为隐名股东首先要对外界确立其实际“股东”的地位,这种法律风险隐名股东在一开始就应该有所预防,如果没有特别书面约定的话,就只能通过诉讼解决。在诉讼前首先要确定以下几点:同时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可以确认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对公司享有股权:

    1、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如在公司设立时一起签订内部协议并实际出资;

    2、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如已经参加公司股东会议、参与公司股利分配等;

    3、无其他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如外商出资应按外资企业规定进行审批,否则就不能确认为内资公司的股东。

    只有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通过司法救济维护隐名股东的合法权益。

  • 140人看过2024-01-05

    1、提供证件

    新注册公司申办人提供一个法人和全体股东的身份证各一份。

    相关行政机关如有新规定,由相关部门和申办人按照国家规定相互配合完成。

    2、审批

    经营范围中有需特种许可经营项目,报送审批

    如有特殊经营许可项目还需相关部门报审盖章,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根据行业情况及相应部门规定不同,分别分为前置审批和后置审批。(特种许可项目涉及,如:卫防、消访、治安、环保、科委等)

    3、刻章

    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过程中,需要使用图章,因此由公安部门刻出: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全体股东章、公司名称章等

    4、申领营业执照

    工商局经过企业提交材料进行审查,确定符合企业登记申请,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定,即发放工商企业营业执照,并公告企业成立

    5、代码证

    公司必须申办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提出申请,通过审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签章。

    6、税务登记证

  • 100人看过2024-01-05

    董事辞职的,只是辞去在公司的职务,其股东身份及所持有的股权不受影响。

    如果股东愿意退出股份,可以将股权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后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之外的人。

  • 100人看过2024-01-05

    一、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规定,公司股权登记信息出错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该政府部门予以更正。

    二、法律依据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规定:

    政府部门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政府部门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政府部门予以更正。

    企业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但是,企业年度报告公示信息的更正应当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更正前后的信息应当同时公示。

  • 100人看过2024-01-05
    名义股东要求退出公司的,应当在经过隐名股东同意的情况下将股权转让给他人,并就名义股东持股期间的公司债权债务责任约定清楚,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法》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因此,公司高管人员离职后转让股份的限制是,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对于公司的经营应当尽到忠诚以及勤勉的义务。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