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264人看过2024-01-07

    可以对外投资

    第一,公司的对外投资不再有投资限额的限制,公司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不受净资产的限制。

    第二,扩大了投资对象。公司对外投资的对象也从旧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主体扩大到企业。

    第三,明确了对外投资的决策机构是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 316人看过2024-01-07

    股权结构有哪些

    股权结构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

    1、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

    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

    三是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

    2、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即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从理论上讲,股权结构可以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来分类。从这个角度,股权结构可以被区分为控制权不可竞争和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两种类型。

  • 122人看过2024-01-07

    行纪人的主要义务:

    (1)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义务。行纪人应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完成行纪行为,并应当尽注意义务,以使委托人的利益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2)依委托人指示处理事务的义务。委托人指定了卖出价格或买入价格的情况下,行纪人应当按委托人的指定价格处理事务。行纪人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入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未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补偿其差额的,该买卖对委托人发生效力。行纪人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入的,可以按照约定增加报酬。委托人对价格有特别指示的,行纪人不得违背该指示卖出或者买入。

    (3)妥善保管的义务。行纪人占有委托物的,应当妥善保管委托物。

    (4)委托物处置的义务。委托物交付给行纪人时有瑕疵或者容易腐烂、变质的,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可以处分该物;与委托人不能及时取得联系的,行纪人可以合理处分。

    (5)负担行纪费用的义务。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行纪人负担,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129人看过2024-01-07

    签名或盖章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此时即生效。

    (一)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以及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115人看过2024-01-07
    员工报工伤需要满足下列条件:单位逾期不申报工伤;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具有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等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187人看过2024-01-07
    劳动者违章作业造成人身伤害的,一般是属于工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但故意伤害的或者醉酒造成的等情形除外。
  • 137人看过2024-01-07
    国有股权转让是指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使国有股权按市场规律在不同行业、产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其本质是国有股权与所有权、债权、股权的置换。目的是改进现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造其经营机制,增强其活力;同时将退出的国有资本投入到真正能发挥国民经济主导作用的关键领域和命脉行业,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转让时,除了一般股权转让须遵守的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等原则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有条件转让原则。二是转让国有股权应以调整投资结构、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为主要目的的原则。
  • 151人看过2024-01-07

    国有股权转让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1、首先是初步审批,转让方应当就本次股权转让的数额、交易方式、交易结果等基本情况制定《转让方案》,并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然后进行清产核资,并根据清产核资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

    2、随后,就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全面审计,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3、之后,通过内部决策,以形成同意股权转让的决议、且其他股东还应承诺放弃优先购买权。如果该项决议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职代会的意见。

    4、接下来,选择有资格的产权交易机构,申请上市交易。接着,转让成交后,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取得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

    5、最后,转让方将股权转让的相关文字书面材料报国有产权主管部门备案登记。且双方以产权交易凭证以及相应的材料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同时,修改《公司章程》以及股东名册,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变更登记。

  • 129人看过2024-01-07
    员工不签合同,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811人看过2024-01-07

    1.辞职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30天到了可以走人;试用期只要提前3天通知单位就可以离职走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