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办理批准证书变更手续
(1)资金申请报告
(2)董事会决议
(3)章程修改案
(4)营业执照复印件
(5)批准证书原件(正本及副本2)
2、办理营业执照变更手续
(1)增资申请报告
(2)增资后的批准证书(副本1)
(3)增资批复(或备案表)原件
(4)董事会决议
(5)章程修正案
(6)营业执照原件
3、办理外汇登记手续
(1)资金申请报告二份
(2)增资批复(备案表)复印件(公司盖章)
(3)增资后的批准证书复印件(公司盖章)
(4)原营业执照复印件(公司盖章)
(5)外汇登记证原件
(6)资本项目业务申请表(在外管局领取)
4、凭验资报告到工商局办理正式的增资手续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有: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6、其他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经济补偿金。
企业违法辞退员工,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2、代通知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因此,如果公司存在非法辞退的行为,而又没有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一方还可以向公司主张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企业违法辞退员工应该给予的补偿如下:
1、经济补偿金。
企业违法辞退员工,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2、代通知金。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因此,如果公司存在非法辞退的行为,而又没有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一方还可以向公司主张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1、建筑工程设计及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房地产信息咨询;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咨询;室内装潢设计及咨询。
2、可承担所有专业工程类别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业务;可以开展相应类别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技术咨询等业务。
3、可承担各类别工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代理业务;机械设备的租赁与维修。
4、承接建设项目工程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与审核,提供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咨询,及招投标文件的设计与编制。
5、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的章程规定,公司不能超越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申请登记注册。
法律规定借条货款是需要偿还的。
1、借条写欠字不一定就不需要还钱了,若是在将借条的借字写成了欠字之后,从内容上依旧能判断出债务关系存在,那么借款的一方就依旧需要还钱。且即使书写的借条存在瑕疵,那么出借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之后,也可以拿出其他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债权。
2、不慎将借条协商欠条,并不一定就影响到借条的效力。
通常情形下只要内容不违法,就具有法律效力。借条的基本内容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只要具备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款日期。
1、60周岁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认劳动关系,将会根据劳动者是否已经开始享有养老保险金
2、如果已经享有养老保险金双方的劳动关系将被破灭。
法律没有禁止用工单位聘用超过60岁的劳动者,超过60岁依然可以成为劳动者。
我国《劳动法》中仅规定禁止雇佣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我国法律未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招聘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这表明我国对于公民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年龄下限作出了禁止性规定,而我国法律没有对劳动者的年龄上限进行限制,只要公民年满16周岁直至死亡,都具有行使劳动的权利。用人单位聘用已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其形成的劳动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的范围。因此,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继续为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
劳动合同期限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可变更。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没有补偿。
1、劳动者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被用人单位开除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经济补偿的责任,劳动者也无权要求赔偿。因为根据《劳动合同的法》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不包含第三十九条,所以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