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11人看过2024-01-12

      1、在职员请病假后,单位一般不可以延长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算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单位需要依法向病假员工支付病假工资;并在其符合转正的条件时,及时为其转正。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111人看过2024-01-12

    一般情况下,用工单位人员工作中受伤是按照工伤进行处理的。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须携以下材料:

    1、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2、《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3、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4、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5、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6、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7、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8、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属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 239人看过2024-01-12
    不可以退股,股东是不能退股的。根据目前公司设立程序来看,不管是认缴制,还是实缴制,在公司注册时,除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公司章程是必须要提供的。作为公司的第一份规范性文件,章程上约定了许多事项。其中就包括:出资人是谁,出资金额是多少,出资比例占多少,出资方式是什么,以及出资期限。只有在章程上列明的出资人,才有向公司出资的权利。
  • 113人看过2024-01-12
    不合法,用人单位没有权利扣留离职员工的档案和保险关系。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
  • 118人看过2024-01-12
    不可以,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17人看过2024-01-12
    不一定,股东不一定是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也不必然具有股东身份。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应该由执行董事(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担任法定代表人。另外,法定代表人是惟一的,一个法人单位只能有一个法定代表人,但是可能会有多个股东。
  • 187人看过2024-01-12

    分配方式如下:

    1、公司的股份按照其出资额所占比例分配;

    2、公司的股份可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股份分配;

    3、公司股东的股份划分,可以由公司股东协议决议确定。股份是股东在公司享受分红的凭据,股东是按照其实际认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 116人看过2024-01-12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试用期内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7.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1586人看过2024-01-12
    如果雇佣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属于青少年工,企业不违法。如果雇佣未满16周岁的,属于童工。用童工处罚标准:非法使用童工的,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罚款5000元。情况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20人看过2024-01-12

    员工怀孕要给公司提供的资料包括医疗机构的证明、身份信息等相关的资料。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