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5

    1、不论你住得多么远,因为你是新入职员工,所以每天早上最少提前10分钟到办公室,如果是统一班车,也应提前5分钟赶到候车点。上班不迟到,少请假。

    2、不管在任何地方,做为新入职员工,碰到同事、熟人都要主动打招呼,要诚恳。

    3、在车上,要主动给年长者、领导、女同事让座。不要与任何人争上车先后、争座位。

    4、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进入办公室应主动整理卫生,即使有专职清洁工,自己的办公桌也要自己清理。这一切都应在上班时间正式开始前完成。

    5、早餐应在办公室之外的地方、上班开始前的时间里完成。

    6、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要在每天工作开始前,应花5至10分钟时间对全天的工作做一个书面的安排,特别要注意昨天没完成的工作。

    7、每天都要把必须向领导汇报、必须同别人商量研究的工作安排在前面。

    8、找领导、同事汇报、联系工作,应事前预约,轻声敲门,热情打招呼。

    9、上班时间,不要安排处理私事的时间,特殊情况须提前向领导请示。

    10、工作需要之外,不要利用工作电脑聊天、游戏、看新闻。

    11、不可利用工作电话聊天。即使是工作需要通话,也应长话短说,礼貌用语。

    12、在办公室说话做事,都不应发出太大的声音,以不影响他人工作为宜。

    13、每天上班前都要准备好当天所需要的办公用品。不要把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带进办公室。

    14、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下班后,桌面上、电脑里不要放置工作文件、资料。下班前,应加密、上锁、关闭电源等,下班不早退。

    15、除必须随身携带的外,不要把工作文件、材料、资料、公司物品等带回宿舍。

    16、除工作需要外,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技术、信息不能轻易告诉别人,哪怕是同事、领导。

    17、与别人同住一室,应注意寝室和个人卫生,充分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彼此互相信任,友好相处。

    18、因公出差时,要绝对服从公司的人员、时间、经费、工作安排,不提与工作无关的要求,不借机办私事。

    19、出差在外,应礼貌待人,与领导、同事、客户、合作方见面、分手都要主动握手、问好、告别。

    20、与他人沟通、合作、交流、谈判时,须注意说话的语速和声调,不宜过快过大,更不能情绪失控造成不良后果。

    21、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与同事、领导、客户、朋友一道乘车外出时,应礼貌后让,随手关好车门。

    22、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与同事、领导、客户、朋友一同赴宴时,应礼貌让座,必要时还应协助服务员做一些事情。

    23、酒席上应尊重领导、年长者、女士,礼貌敬酒,控制饮酒,严禁过量。

    24、与领导一同外出,遇事在领导发话之前不宜抢险说话,多帮忙不添乱。

    26、除非一个人独处,否则不要在上班时间和公共场合玩手机或频繁发短信、打电话。

    27、要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每天睡觉前学习半小时最少10分钟。天天坚持,不论在什么地方。

    28、要坚持接受新的信息,每天看电视半小时或阅读主流、专业报纸半小时或上网浏览半小时。坚持不懈,但应在下班后的时间。

    29、即使不是工作需要,也应定期与领导、同事进行沟通、交流。

    30、关注公司、部门工作与发展,如有想法和建议,应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向上级乃至最高层反映。

    31、适时总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适当规划一段时期内的个人工作和生活。

    32、同事、领导、朋友的红、白喜事,不应缩手缩脚,但也不宜太过张扬。

    33、定期同家人、同学、老师、朋友联系,互通工作、生活信息。

    34、生活尽量有规律,饮食均衡保证营养,平时穿着简洁大方。如有工作装,必须按要求着装。不要穿不干净、有补丁的衣服上班、会客、出差。

    35、注意个人仪表,定期理发、剃须,天天擦鞋。

    36、如果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或出现意外,必须及时向领导通报,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尽量避免损失。

    37、生活发生困难时,要及时需求同事或公司的帮助。

    38、生病不能上班时,要及时请假,积极治疗,必要是寻求朋友帮助。

    39、要养成主动干工作、简单过生活、结识好朋友的良好习惯。

    40、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要以出色达成工作目标为准则,不要给自己额外的压力,要学会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 100人看过2024-01-15

    (1)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双方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2)通过草案。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3)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 130人看过2024-01-15

    一、单务合同违约并不需要像双务合同那样承担违约风险,不履行合同或者违反合同义务的结果也不同,履行义务的一方如果违反合同是不能要求对方返还财产的,也无权要求对方履行。

    二、在单务合同中,如果一方因不可抗力导致其不能履行义务,不会发生双务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由于双务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如果非因一方当事人(如不可抗力)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其合同债务应被免除,其享有的合同权利也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一方因不再有合同义务,因此也无权要求对方作出履行;如果对方已经履行的,则应将其所得返还给对方。

    三、在单务合同中,因主要由一方承担义务,如果他已履行了部分义务同时也违反了合同义务,则无权要求对方对待履行或返还财产。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因自己的过错不履行合同,可以要求违约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如非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则对于其以履行部分有权要求未履行给付义务的一方返还其已取得的财产。

  • 357人看过2024-01-15

    会前:

    (一)会议筹备

    1、确定召开股东大会(或发起人会议,即第一次股东大会)

    2、会务组织

    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职或不履职的,由副董事长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职或不履职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董事会不能履职或不履职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的,监事会应当及时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不召集和主持的,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自行召集和主持。

    发起人会议由出资最多的发起人或公司设立筹备组召集、组织、主持。

    3、会议提案、内容和确定会议议程

    4、准备会议资料

    (二)会议通知

    应当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于会议召开二十日前通知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应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各股东;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应当于会议召开三十日前公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

    (三)会前检查

    1、修正会议议题

    2、印发会议资料

    3、签到和清点参会人数

    4、落实委托授权签字

    股东可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代理人应当向公司提交股东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

    5、关注签字事项的准备

    会中:审议及决议

    1、审议及表决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2、会议记录及签字

    3、会议决议及签字

    会后:善后,开启新的循环

    1、补正资料

    2、发文

    3、准备及披露

    4、归档

  • 100人看过2024-01-15
    职工岗位调整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而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协商。所以要在协商一致,且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后,才能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可以拒绝单位的所有调动决定。因为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进行的合理合法的工作调动,员工就不能拒绝。

    所以企业在调整员工岗位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处理。首先要安抚员工的情绪,倾听员工不愿意调岗的原因,通过协商尽可能让员工同意被调岗。

  • 181人看过2024-01-15

    公司分红派息一般在定期报告中公布预案,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具体时间要看公司的规定。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一般分红会在股东大会审核后两个月内。关于分红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一些:

    1、股票的分红,一般是采取自动到帐方式,无须自己操作。

    2、分红的时间一般在:半年报、年报公布的同时公布分红预案,股东大会通过后实施。

    3、一般很少有在公布季度报表的时候分红,分红的扣税是根据持股的时间长短等也是自动完成。

    4、只要在公布的分红“登记日”当天、或之前买入并持有的,都可以参加分红。“除权日”之后买入股票则不能享受分红。

  • 148人看过2024-01-15

    一、有限公司的股东权利有哪些

    1、知情权。中小股东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当对公司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2、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

    3、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

    4、行使优先购买权。

    5、依法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权利。

    6、以自己的名义维护公司和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7、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和要求清算的权利。

    二、股份公司的股东权利有哪些

    1、依法行使知情权。在这一点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权利行使方式没有差别。

    2、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会议的权利。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东在行使这一权利时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稍有不同。

    3、提案权。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东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规定,行使提案权,以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权利。

    4、充分利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自己信任的董事。

    5、委托代人行使表决权。根据《公司法》第106条的规定,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代理人应当向公司提交股东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

    6、依法转让股份的权利。

    7、以自己的名义维护自己及公司合法权益的权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在行使该权利时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不同在有二,一是有权提起诉讼请求的股东为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47条的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

    8、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和要求清算的权利。该权利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没有差别,只不过在分配剩余财产时是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的。

  • 100人看过2024-01-15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从规定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企业要用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必须履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否则的话,将被视作违法解除。

    (2)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必须是围绕提高工作技能展开的。而调整工作岗位也应该是与原岗位相似、相匹配的岗位,要体现调岗的合理性。

    (3)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汇遇到调岗调薪的问题,劳动合同中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一经约定即具有法律效力。这就需要双方事先在劳动合同中有关于调岗调薪的约定,要求企业有相应的岗位薪金制度来保证,同时也有合理性的问题。

    (4)职场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辞退的情形屡见不鲜,劳动者一定要知道如何认定不能胜任工作,免得被企业随意找个理由就辞退了。如果劳动者真的不能胜任工作,要知道不能胜任工作如何解除劳动合同,在解约过程中要注意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因不能胜任工作而引发的纠纷,在处理的过程中相对比较复杂,劳动者最好咨询一下劳动纠纷方面的专业律师,避免被企业随意辞退。

  • 100人看过2024-01-15

    《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可以调岗调薪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调岗调薪协商一致。

    2、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公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工作。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5、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脱密期保密协议的,在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可以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一般来说要调岗必须证明其不能胜任岗位工作,那就要伴有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不然随意调岗是违反劳动法的。

  • 131人看过2024-01-15

    1.赠与合同

    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赠与的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均可作为赠与的标的。

    赠与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质:

    ①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②是吸收了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合理因素。诺成行为。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诺成行为。

    ③无偿行为。除合同中双方约定附条件的义务外,原则上受赠人并不因赠与合同而承担义务,故为单务合同。

    2.借用合同

    又称“使用借贷合同”,是出借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出借物无偿交给借用人使用,借用人在一定期限内或使用完毕后返还原物给出借人的合同。借用合同的显著特点是无偿性、互助性、返还性。借用关系主要发生在朋友及熟人之间。

    3.保管合同

    是保管人有偿地或无偿地为寄存人保管物品,并在约定期限内或应寄存人的请求,返还保管物品的合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