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3人看过2024-01-18
    公司债务清偿法律风险:
    (一)权利人一方拒绝接受债务人一方履行,债务人可以向公证机关申请提存,提存后,视为债务人已履行。提存的财产发生毁损、灭失等情况的,该风险由债权人一方承担。提存期间,提存财产产生的孳息归债权人一方。
    (二)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时,应当优先清偿有担保的债权,各个债权人均无担保时,按照查封、扣押的先后顺序清偿。
    (三)债务人如果是企业法人,财产不足清偿所有债务时,权利人可以申请其破产。
    (四)债务人对同一人负有多笔同类债务,除非另有约定,按顺序清偿。
  • 140人看过2024-01-18
    抗辩权是债权的主要权能之一,作为债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合同中包含了三种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其中之一,所谓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 130人看过2024-01-18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在同一双务合同中产生。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根据是双务合同功能上的牵连性,因而它主要适用于双务合同。
    (二)双方互负合法有效的债务且无先后履行顺序。双方当事人的债务之间具有牵连关系,而且这种债务是合法成立有效的债务。如果买卖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或债务己被抵消或免除,这表明债务事实上不存在,抗辩权也就无从发生,当事人只是主张无履行债务的义务。
    (三)对方未履行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未履行”是指没有履行约定义务。“履行不符约定”是指瑕疵履行,包括全部瑕疵和部分瑕疵。一方所为的给付不符合约定即存在瑕疵时,与此相对应的对方的对待给付将因其前提给付有瑕疵而可以拒绝履行。
  • 135人看过2024-01-18
    可撤销合同具体有以下特征:
    1、可撤销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
    2、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以撤销合同,由撤销权人自由决定。
    3、可撤销合同在末被撤销前,应为有效撤销权人在未行使撤销权使合同被撤销前,合同是有效的,并不因合同存在可撤销的因素就认为其无效,当事人应依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
  • 146人看过2024-01-18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约赋予其法律效力。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149人看过2024-01-18
    无效合同的情形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 137人看过2024-01-18
    可撤销合同是指行为人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或意思表示不自由,导致非真实意思表示时,法律并不使之绝对无效,而是权衡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赋予当事人以变更权、撤销权的合同。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 126人看过2024-01-18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有: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抵消是指二人互付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提存是指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七)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145人看过2024-01-18
    合同变更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存在着合同关系。
    合同的变更,是改变原合同关系,无原合同关系便无合同变更的对象。在合同无效、可撤销的合同被撤销、效力未定的合同效力未被追认等情形下,由于不存在合同关系,因此不发生合同的变更。
    (二)合同内容发生变化。
    合同内容的变更通常包括:标的变更;标的物数量的增减;标的物品质的改变;价款或酬金的增减;履行期限的变更;履行地点的改变;履行方式的改变;结算方式的改变;所附条件的增添或除去;单纯债权变为选择债权;担保的设定或消失;违约金的变更;利息的变化等。
    (三)合同的变更须依当事人协议或依法律直接规定及法院裁决,有时依形成权人的意思表示。
    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变更合同,法律效果可直接发生,不以法院的裁决或当事人协议为必经程序。合同的变更须经法院裁决程序的,不论是撤销还是变更,均须经过法院裁决。合同的变更基于形成权人单方意思表示的,例如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当事人一方使合同变更。除此以外的合同变更,一律由当事人各方协商一致。
    (四)须遵守法律要求的方式。
    对合同的变更法律要求采取一定方式,须遵守此种要求。当事人协议变更合同,有时需要采有书面形式,有时则无此要求。债务人违约而变更合同一般不强求特定方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 149人看过2024-01-18
    合同订立过程结束会有两种后果:
    合同的订立是缔约当事人间相互接触、协商的过程,是动态行为与静态结果的统一体。
    合同订立的动态行为是缔约人相互协商的过程。合同订立的静态结果是合同订立过程结束的状态,即动态行为的后果。
    (一)当事人之间达成合意,即合同成立,此可谓合同订立的积极结果,也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图的实现。合同成立之后,即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
    (二)是当事人之间不能达成合意,即合同不成立,此可谓合同订立的消极结果,也就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图不实现,即订约不成功或失败。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