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421人看过2024-01-31

    1、试用期无故辞退的,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可以主张2倍经济补偿,而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所以经济补偿一般是补偿1个月或者2个月的工资。

    2、经济补偿计算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按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5)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6)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741人看过2024-01-31

    1、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 121人看过2024-01-31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154人看过2024-01-31

    签劳动合同后辞退员工有下列后果:需要依法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以及如果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的,要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补偿;如果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还需要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09人看过2024-01-31

    不胜任解除合同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工作;

    用人单位还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程序;

    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其他。

  • 112人看过2024-01-31

    (1)劳动者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即在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能说走就走。

    (2)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之一:

    在试用期内。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或劳动合同的规定提供劳动条件,致使劳动安全、劳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并得到国家劳动培部门、卫生部门的确认,劳动者也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 122人看过2024-01-31

    书面的劳动合同不能用口头合同进行代替。口头约定的劳动合同没有文字依据,尤其对处于弱势方的劳动者来说,一旦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用人单位往往利用口说无凭不认帐,因此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不得以其他形式替代。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147人看过2024-01-31

    在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 115人看过2024-01-31
    干了七八天不办入职有工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双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 124人看过2024-01-31

    1.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3.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