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24个小时是违法的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一天24小时上班时间违反了劳动法的,一些特殊行业一定要这样上班的话应该根据劳动法给员工相应的加班费。也可以上班24小时,必须休息48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女职工休产假享受绩效工资吗
按照《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产假期间,女职工工资不受影响,不得因女职工休产假,降低女职工工资待遇。因而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绩效工资是应该发的,一般是按单位职工平均绩效发放,单位不得因其休假不在岗位,扣发其绩效工资。不仅是绩效,其他福利补助奖金等,也不受影响,都应该一体发放,以体现人性化管理。
另外,根据《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在休产假的时候,在工资待遇不受影响的同时,还可以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由生育保险基金负担的,和职工工资来源不一样。用人单位为职工按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职工就可以享受到应有的保障。领取生育津贴后,女职工工资可能还会被上班时更高,这也是对女职工生育权利的最好保障。
女职工无生育津贴产假工资怎么发
用人单位没有帮女性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的,无法获得生育津贴,那么则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二.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三.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四.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五.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六.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一.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二.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三.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四.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五.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六.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如果员工请假的理由是合理的,例如请病假、家里有事情需请事假等的情况,如果公司不给请假是违反劳动法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是有休息休假权利的,劳动者每天法定上班的时间是8小时,劳动者也可以请假的,如果员工请假是合理的,例如请病假、家里有事请事假等的,公司不给假是违反劳动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