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录用劳动者后,需要就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期限等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但是,有公司安排劳动者考核后,决定对其做降职降薪处理。因为原合同的基本内容被改变,有些劳动者担心之前的劳动合同没用了,需要就最新的降职降薪条款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事实上,劳动者被降职降薪后,原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被改变,所以确有必要更改劳动合同。
不过,变更劳动合同要遵守规定,由公司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对原合同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变更后的合同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变更了的内容按照变更后的执行,其它没有变更的内容按照原合同执行。
所以,除了调整岗位降低薪水,其他内容没变的情况下,不需要重新订立合同,将更改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即可,并且,修改之后与原合同同等效力。
不过,如果公司做了降职降薪处理后,未及时变更合同出现纠纷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处理。申请劳动仲裁时,要准备以下的证据材料:
1、劳动争议申诉书;
2、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
3、劳动者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还面临一个信用风险,即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原达成口头协议,不用签订劳动合同,但如果用人单位最终没有满足劳动者的一定的需求,劳动者可以随时向劳动部门举报,而要求支付两倍工资,所以企业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和风险也应签订劳动合同。
不合法。
一、员工待岗的工资发放标准
1、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
2、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
3、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每日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多少小时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尽量选择协商一致方式进行降薪
用人单位选择降薪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与员工协商一致进行降薪,另一种方式是用人单位单方对员工进行降薪。两种方式,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协商一致的降薪比较容易,后续不会产生法律争议;单方降薪则需要履行相关的内部程序,容易和员工产生对抗,一不小心就可能违背劳动法。
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想通过合法合规方式进行降薪,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员工协商一致。但现实中,降薪对员工来说毕竟不是好消息,员工也会有各种情绪,此时,协调好和员工的关系就显得比较重要。一般来说,界定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一致”降薪,主要是表现形式包括:员工对降薪后的工资单签字确认、对降薪通知签字确认、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等方式实现对劳动报酬的书面变更。
上班时间突发疾病算工伤吗
上班时间突发疾病不算工伤,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和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定义,工伤是指职工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危害。突发疾病属于自身原因导致的,那不算工伤。
虽然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此规定不能一概适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单位违约在先、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的,用人单位不仅不可免除给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同时还负有相应赔偿义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很多时候都是在单位裁员等一些法定的情形下进行的,而一般要是劳动者自己主动辞职的话,那往往都是不能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婧。当然,现实中,可能出现劳动者被迫辞职的情况,此时其实也是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1、公司扣罚员工工资是否合法,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下几种情形,扣罚员工工资合法:
(1)、员工违反公司的制度,公司可以依照公司制度扣罚员工工资,但前提条件是公司制度合法;
(2)、员工在工作中造成公司严重损失,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员工绩效不达标。绩效工资本身就被定义为浮动工资,公司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达到增减员工绩效工资。因此如果员工绩效被判定为“不达标”,单位可以合法扣绩效工资
公司拖欠员工的工资后果,就是员工维权受益。公司不但要支付工资给员工,还要加付赔偿金给员工。
1、用人单位拖欠员工的工资时,员工可以依法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进行书面举报或者投诉,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2、员工同时有权要求按照应付拖欠金额的0.5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自己加付赔偿金。
3、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