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210人看过2024-01-16
    退休返聘人员因工作受伤的,不可以获得工伤保险的赔偿。法律明确规定,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退休返聘人员因工作受伤的,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谁承担赔偿责任,是无法通过工伤保险得到赔偿的。这是因为退休返聘人员是无法购买工伤保险的,工伤保险只能由未退休的劳动者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购买,已经退休的人员不属于劳动者,无法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只能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务关系,从而按照侵权的原则确定赔偿责任。
  • 232人看过2024-01-16
    可以。员工医疗期满后继续请病假,等同于其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即不能从事任何工作,那么用人单位是可以不予批准超过医疗期的病假的,并可以依据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当然,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 125人看过2024-01-16
    不能。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的对象是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根据规定,认定工伤应当符合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罹患职业病。在未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以因工作原因导致躁狂症为由不能认定为工伤没有证据证明在公司年会过程中受到了事故伤害。所以不能。
  • 201人看过2024-01-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上下班过程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才属于工伤,如果是摔倒的,一般是不能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等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132人看过2024-01-16

    女职工违反三期也可以被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但要注意:对上述规定应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

    用人单位不得以女职工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即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怀孕、产假、哺乳”;

    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以女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经济性裁员等为由而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女职工有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等,虽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214人看过2024-01-16
    合法。劳动者应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新冠肺炎疫情是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措施,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制定了相关制度,这些制度与措施并未对劳动者作出苛刻的要求,内容合法、合理,也向所有员工进行了公示,所有员工应当遵守关制度。
  • 136人看过2024-01-16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 200人看过2024-01-16

    (一)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非应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三)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143人看过2024-01-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设区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134人看过2024-01-16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对劳动者而言,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非“终身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同时也不代表成了单位的“永久员工”就可以放任自流,如果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终止并解除劳动合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