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221人看过2024-01-21

    有。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 276人看过2024-01-21
    不管是聘用临时工还是正式员工,用人单位都应该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就要承担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而身为劳动者,如果单位没有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则可以向单位主张双倍工资。
  • 128人看过2024-01-21

    1、劳动者在劳务派遣中因工伤请求赔偿的,因为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同,最容易发生相互推诿的现象。

    2、《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意思就是,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可以找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工伤待遇,也可以找用工单位支付工伤待遇。

  • 341人看过2024-01-21
    1、在工作中受伤,应当属于工伤。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派遣公司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你被诊断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倘若派遣公司不愿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派遣公司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后,劳动者的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4、倘若派遣公司没有为你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话,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者医疗费应由派遣公司和用人单位负责,他们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5、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人与使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用人单位向劳务输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员的条件,由劳务输出公司向用人单位派遣劳务人员的情形。使用劳务人员的单位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务派遣关系,劳动者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动关系。

  • 121人看过2024-01-21

    1、分公司能成为申请工伤认定主体。

    2、职工工伤保险费在分公司缴纳的,分公司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分公司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申请。

  • 130人看过2024-01-21
    前往参会途中,如果要认定工伤,在确定年会为工作一部分的同时,最贴切适用的条款应当是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而溺水身亡,并不是交通事故,所以不是工伤。
  • 260人看过2024-01-21

    1、对于迟到的员工进行扣除相应的工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我国《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早就就废止了企业拥有的罚款权这一项,用人单位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

    2、但在员工无正当理由迟到,因为迟到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就可以对员工的工资进行惩罚性的扣除,除此之外,劳动者还应当赔偿损失,用人单位也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201人看过2024-01-21
    员工下班之后,在回家途中发生车祸致死的,如果员工不负事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则属于工伤,可以要求工伤(工亡)待遇;如果员工本人对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则不属于工伤。
  • 590人看过2024-01-21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需要将各种违反疫情防控的行为细化至规章制度中,要将这些行为界定为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之后,在用人单位的防疫过程中,劳动者如果违反用人单位的防疫规定的,用人单位就可以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政策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的,才可以作为对劳动者的处罚依据,否则很有可能造成违法解除。

  • 168人看过2024-01-21

    用人单位因受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客观上无法与劳动者依法及时订立或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或续订劳动合同,也可以通过协商等方式,合理顺延订立或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

    当然,疫情期间,劳动合同的订立、续订也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极有可能由于封控等客观上的原因导致无法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若要求单位支付相应期间的二倍工资差额,显然对于用人单位的要求过于严苛。因此在疫情期间,用人单位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续订合同存在困难,并非出于主观故意而不续订合同的,可以免除支付二倍工资差额的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