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9人看过2024-01-25
    按照实际工资的两倍赔偿。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同样需要在一个月之内与劳动者新的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双倍工资赔偿的风险。
  • 112人看过2024-01-25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经济补偿是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经济补偿,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工作年限的计算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月工资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为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工资计算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205人看过2024-01-25
    在试用期里,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136人看过2024-01-25
    单位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养老金仍然由单位和劳动者按比例交纳。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 350人看过2024-01-25

    打工拿不到工资的处理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 196人看过2024-01-25

    不算

    1.辞职补偿金是夫妻个人特有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因为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是指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经济上的补助。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146人看过2024-01-25

    1.一般情况下,分公司也是可以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

    2.分公司是指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附属机构或分支机构。

    3.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139人看过2024-01-2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119人看过2024-01-25

    可以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以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为理由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果女职工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情形之一,虽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115人看过2024-01-25

    竞业禁止协议的内容的合法要件:

    1、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员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3、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4、明确约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违约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