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353人看过2024-01-25

    工厂不签劳动合同违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签订的,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一般只能获得11个月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51人看过2024-01-25
    劳务费即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所得的报酬。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款=(劳务报酬收入-费用扣除额)*税率。
  • 426人看过2024-01-25
    通常来说是有的,因为是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就是三代以内的,也就是说您的父母,祖父,子女亲孙子、外祖父母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申请丧假,其他的看每个地方的不同规定吧。通常一般都是3天内。
    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国营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职工可请丧假料理丧事。
  • 105人看过2024-01-25
    公司辞退员工赔偿标准: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于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的情况下,可以依据上述规定的标准,以及事由来要求赔偿,但涉及到劳动者存在严重失职的行为,需要用人单位出具相关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变相理由来辞退员工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105人看过2024-01-25

    1.一般情况下解除劳动关系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对于因解除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可以请求仲裁。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130人看过2024-01-25

    用人单位延长工时的补偿方式为:

    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

  • 119人看过2024-01-25

    根据法律规定,侧切不算难产假。

    且在医学上,侧切是怕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无规则的撕裂,撕裂后医生在缝合的时候不好缝合所以侧切会使伤口很整齐,易于缝合。一般孩子个头大或者头尾大,才会采取侧切。自然分娩顺产也会采取侧切,是让宝宝快点出来的一个正常医疗手段。自然分娩顺产也会采取侧切,是让宝宝快点出来的一个正常医疗手段。

  • 173人看过2024-01-25
    待遇哺乳期的女工,用人单位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辞退职工,但可以按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辞退合法的,没有补偿;违法的,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金,而实际单位需要支付该女职工经济补偿金2倍的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从原则上来看,如果女职工正处于哺乳期的话,那么用人单位一般是不能将其辞退的,此时不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与该女职工的劳动合同。但要考虑到,如果女职工本身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中规定的情形,而单位也是基于此将其辞退的话,则就是可行的,同时也不会认为单位辞退的行为违法。

  • 467人看过2024-01-25
    停薪留职一般不超过二十四个月,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从事非法活动,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开除条件的,原单位有权按开除处理。
  • 150人看过2024-01-25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取保候审期间,用人单位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取保候审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罪的,不能认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2.劳动者被取保候审,如果之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能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1)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