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31人看过2024-01-01

      1、如果被公司要求离职可以补偿。且不用提前一个月辞职,随时走人。合同到期后,一直留在用人单位工作,属于自动续约,公司必须在合同到期终止后一个月内续签劳动合同,否则有权主张未续签劳动合同期间的2倍工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按照这一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三种情形:

      (1)老板同意继续签劳动合同,而且维持原来的工资或者涨工资,员工还是不愿意继续在这干,这时候老板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老板同意继续签劳动合同,但是要降工资,员工不愿意继续在这干,这时候老板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3)老板不同意继续签劳动合同,这时候老板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因此,如果此时离职的话,可以额外多拿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

  • 410人看过2024-01-01
    公司因效益不好可以辞退员工,依照下面的方式赔偿:在公司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时适当减员;同时在裁减或重招时,公司应当优先留用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员工。
  • 133人看过2024-01-01
    公司裁员补偿标准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14人看过2024-01-01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情况有: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282人看过2024-01-01

    1.产假和年休假之间不冲突。女职工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在休产假期间,与单位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不影响女职工在产假回来后在适当的时候继续休年假。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112人看过2024-01-01

    如果劳动者没有违反公司规定和纪律被无理由辞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额度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经济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另外,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应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其中,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10人看过2024-01-01
    一、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竞业限制条款需要满足下列条件: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用人单位必须有商业秘密或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秘密权利的存在;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其他。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112人看过2024-01-01

      1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110人看过2024-01-01

    1、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

    2、公司要求劳动者加班的,要和劳动者协商一致,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但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应当加班: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07人看过2024-01-01
    如果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其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按双方依法约定的数额来赔。但如果劳动者遵守约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