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06

     因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必支付补偿金。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达到”严重“程度,且规章制度要经过员工讨论并明示的才有效,否则用人单位还是要支付补偿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者如果是被违法辞退的,可以要求单位赔偿。赔偿金是按双倍的经济补偿标准来计算的。或者劳动者也可以要求单位继续与其履行原劳动合同。但如果单位没有违法辞退劳动者的,就不需要支付赔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 100人看过2024-01-06

      非法集资害人害己,在公司法人不知情的状况下也能成为违法者。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要将自己的信息透漏给别人,重要证件丢失后要及时挂失补办。非法集资法人不知情恰恰说明了提到自身警惕意识的重要性。

      “非法集资”在法律上对应的规范称呼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非法集资需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般是高息;

      3、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个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

      4、单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而没有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集资范畴。

  • 100人看过2024-01-06
    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在通常情况下是没有补偿的。对于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的员工,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且不需要向其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还可以要求其赔偿。
  • 100人看过2024-01-06

    被解雇时劳动者可以追讨的经济补偿或赔偿包括: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因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必支付补偿金。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达到”严重“程度。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成为法人代表后,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都由法人承担。但行使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而承担的责任由自己承担,法人代表行使代表权违法法律法规存在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了六种情况: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早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这些非法行为仍然由法人来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责任,法律并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4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成为法人代表后,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都由法人承担。但行使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而承担的责任由自己承担,法人代表行使代表权违法法律法规存在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了六种情况: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早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这些非法行为仍然由法人来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责任,法律并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