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6人看过2024-01-06
    死亡补助金并不是按月发放,而是一次性发的,不是按月发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此外死者的近亲属还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 101人看过2024-01-06

    对前用人单位连带赔偿风险

    根据我国劳动人事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先成立的劳动关系优先于后成立的劳动关系,原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不得对外兼职或建立新的劳动关系,若企业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106人看过2024-01-06
    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补偿期满后支付补偿金一般是不合法的。在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后,企业必须依法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做出经济补偿,补偿应当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支付,补偿标准则一般为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
  • 102人看过2024-01-06

    公司股东不可以以劳务出资。股东可以作为出资的财产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但是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06人看过2024-01-06

    不能进行劳动仲裁的情形有:

    《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2》第七条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一)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三)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四)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五)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六)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申请劳动仲裁注意:

    一、申请不符合条件

    当事人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劳动仲裁委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申请。

    当事人申请不符合管辖规定的,劳动仲裁委将不予受理,由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申请。

    二、申请请求不适当

    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对未提出的申请请求劳动仲裁委不会审理。

    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请求要适当,不要随意扩大申请请求范围;无根据的申请请求,得不到劳动仲裁委支持。建议由专业人士代为书写劳动仲裁申请书。

    三、逾期改变仲裁请求

    当事人增加、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提出反诉,超过劳动仲裁委许可或者指定期限的,可能不被审理。

    四、超过仲裁时效

    当事人请求劳动仲裁委保护仲裁权利的期间一般为发生争议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人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后,被申请人提出申请人的申请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间的,如果申请人没有对超过法律保护期间的事实提供证据证明,其仲裁请求不会得到劳动仲裁委的支持。

    五、授权不明

    当事人委托仲裁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等事项的,应在授权委托书中特别注明。没有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具体记明特别授权事项的,仲裁代理人就上述特别授权事项发表的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

    六、不提供或者不充分提供证据

    除法律和有关规定明确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外,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者反驳对方的仲裁请求,应提供证据证明。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证明不了有关事实的,可能面临不利的裁判后果。

    七、超过举证时限提供证据

    当事人向劳动仲裁委提交证据,应当在劳动仲裁委指定的期限或者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劳动仲裁认可的期限内完成。超过上述期限提交的,劳动仲裁委可能视其放弃了举证的权利,但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新的证据除外。

    八、不提供原始证据

    当事人向劳动仲裁委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提供经劳动仲裁委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提供的证据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可能影响证据的证明力,甚至可能不被采信。

  • 103人看过2024-01-06

    不签到劳动合同的行为时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第一款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04人看过2024-01-06

    多数地区的陪产假时间为15天。法律未作出明确规定,一般由当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作出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 104人看过2024-01-06
    奖励产假是国家对独生子女父母的优惠政策,其费用应由生育保险基金承担。不同省份和不同地区对奖励产假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都是单纯的增加产假,即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产假天数。
  • 105人看过2024-01-06
    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03人看过2024-01-06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人数要求:裁减人员需达到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才可启动裁员程序,少于该人数的,应当只能够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2)提前说明: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注意既可以向工会说明情况,也可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选择;

    (3)报告程序:裁减人员方案需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注意法律并没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才可裁员,只要履行报告程序就行了。本案中公司裁员人数达到50人,符合了人数要求,提前30日通知了工会获得工会同意,且向劳动部门报告了,因此裁员程序基本符合要求。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